jinfeng_wang

G-G-S,D-D-U!

BlogJava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聚合 管理
  400 Posts :: 0 Stories :: 296 Comments :: 0 Trackbacks

NEW AGE名家简介 :

【班得瑞】

  被称为世界花园的瑞士,宛如是造物者从地球彼端分别出来,用以向世人揭示仙境的风光。那几乎象是童话中的一草一木、一景一物,围圈着人间难得纯粹的圣地。从瑞士的大地怀抱里,孕生出BANDARI这个梦幻的抒情演奏乐团。将属于瑞士的湖光山色,在音乐中予以唯美地具象。每一个音符,都代表层层压缩到内心里的感动、诚恳、温情地。虽然听似天籁般遥远,却点点滴滴敲着心门。就象久违的老朋友,仅隔一壶茶,交换着你的故事和他的故事。奇妙的是,在你们之间几乎没有语言的隔阂和桥梁,有时连音乐本身,也经常被遗忘在你们心的共鸣背后。当演奏声响起,四下空间里便随着你的心事起伏微妙的变化,空气变轻了,往事变近了。长久贴在心上的埋怨如今变得连自己也讥笑了,BANDARI的音乐具有为心灵洗涤灰尘,为暗夜点亮灯光,那能量化身为钻石颗粒状的瑞士阳光,夹带着一段段精致堆叠的乐句,不断撞击沉寂已久的灵性。于是你能重新完成更多生命所交付的课题,在处身周围搭建起你自己的仙境。
  
  BANDARI由一群年轻作曲家,演奏家,音源采集工程师组成的[BANDARI]乐团,在瑞士发迹,于1990年红遍欧洲,乐团的灵魂人物[奥利弗,史瓦兹在德国便是一位多才多羹的音乐人,入乎所有音架领域都看得 到他的足迹.但终生挚爱新世纪音乐的他,选择了贡献一身才华的目的地— [BANDARI]音乐了采集真实的自然界音效,上山下海,甚至露宿山林,对[BANDARI]来说是家常便饭,团员们坚信,唯有瑞士才是[BANDARI]音乐的最佳注脚,而来自大自然的创作灵感也是最具临场感动的。[BANDARI]的音乐不只是悦耳好听,同时是最纯净,最一尘不染的新世纪音乐典范。

【雅尼 Yanni 】

  人们把雅尼(Yanni)称作是一个用音乐讲述生活的人。从他的身上可以感到古老希腊的浪漫诗意与年轻美国的奔放现代的融合。Yanni 的作品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绚丽的现代电声乐巧妙地结合起来。他曾说过:“我的目标是用感情与人们沟通,我捕捉到了生活的感受并把它溶于音乐之中,音乐将会给听众带来希望的撞击。”
  
  Yanni出生在希腊南部的一个海滨小镇。少时因为家境不好,无法受到正规有序的音乐教育,但这并不能抑制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的成长。他可以不需要任何谱子而仅凭超人的记忆,准确地记下听过的任何音乐中的每一个音符。
  
  雅尼曾为许多广告、电视片制作配乐(完美的爱人)《I Love You Perfect》是1989年美国电视网电视长片,雅尼承袭他一贯的清新风格,为整部电视片营造出浪漫动人,宽阔自由又略带伤感的乐风,完美呈现出剧情的情境转折及剧中人物的悲喜心绪。他擅长用电子合成技术将古典音乐以现代人的视角做重新诠释。在繁忙喧闹的快节奏生活之中,偷得半日闲来聆听Yanni的音乐, 也许可以找寻到一份久违了的轻松和休闲。作为一个拥有独特创作方式的音乐人,Yanni 不愿被纳入任何流派,他独创着一般魅力独具的音乐潮流。

【神秘园】

  Rolf Lovland(罗尔夫. 劳弗兰):出生于挪威南部的Kristiansand。他9岁时就组建了乐队,并开始尝试作曲。他是乐队的作曲、制作人和键盘手。
  Fionnuala Sherry(菲奥诺拉. 雪莉):出生于爱尔兰Kildare的小镇Naas。她成长于一个音乐家庭,很小就开始学习音乐。她是乐队的小提琴手。

  神秘园是一支著名的新世纪音乐风格的乐队,它由挪威作曲家兼键盘手罗尔夫. 劳弗兰和爱尔兰女小提琴手菲奥诺拉. 雪莉组成。1994年,他们在欧洲歌唱大赛中初次相遇,那时劳弗兰已是知名的词曲作家,由于对音乐有着难以想象的相同的理解,他们走到了一起。1995年,他们的探路之作《夜曲》一举夺得欧洲歌唱大赛冠军。1996年4月推出首张专辑《来自神秘园的歌》大获成功,影响遍及世界各地目前乐队已出版了三张专辑。乐队的主要风格是溶合了爱尔兰空灵飘渺的乐风,挪威民族音乐及古典音乐,乐曲恬静深远,自然流畅,使人不知不觉便已溶入其中。除了劳弗兰极具想象力的作曲和编曲,雪莉灵气十足的小提琴演奏也是十分值得一提,在成立乐队之前,雪莉还曾为爱尔兰著名歌手谢妮.奥康娜和范.莫尼森的专辑作过伴奏。 他们合作创造的新世纪音乐(New Age Music),为苦闷的人生带来希望,填补了空虚的心灵。以该>为主打曲灌成的第一张C D>令人耳目一新,也赋予新世纪音乐持久的生命力。以往,新世纪音乐多是昙花一现就消逝,但这张CD竟能长期留在CD排行榜上,面世一年多,就卖了近七十万张;跟着第二张CD>也同样受欢迎,不仅获得欧美乐迷好评,中国的乐迷对他们的音乐更为喜爱,在上海和北京的演出,反应之热烈比得上天皇巨星。

【Bella Sonus】
扑朔迷离的迷魂之乐

  Bella Sonus是由键盘手Robert Smith以及吉他手Angel Suarez于2000年所组成的二人电子音乐组合。 生于1959.4.21的Robert Smith曾经自组过摇滚乐队,也曾出过个人摇滚专辑,上图就是其乐队的照片。而Angel Suarez则是一位娴熟的Flamenco(法兰明高)吉他手。两人的合作令其音乐创作虽然脱胎于Enigma,却又融合了摇滚的激烈与法兰明高的浪漫,拥有自己的发挥和特色。他们在电子合成器的技巧方面丝毫不逊色与许多 名家大师。尤其是Robert Smith出色的录音混音技术,使他们的音乐在人声处理上与Enigma各擅胜场。倘若你喜欢Enigma或者Deep Forest,你一定也会喜欢这支新兴的电音乐队。

【Bond 古典辣妹】

  “她们是音乐的精灵!她们是世界上最杰出的女子弦乐四重奏!”一位纽约资深音乐评论家由衷感叹。她们就是“Bond 古典辣妹”。
  
  “Bond 古典辣妹”是由第一小提琴Haylie Ecker、第二小提琴Eos、中提琴Tania Davis与大提琴Gay-Yee Westerhoff,四个来自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女孩们组成。她们美丽、性感、前卫,最重要的是他们秉异超人的音乐天赋和自由不羁的精神。在乐队成立之时,这四个精灵就决定扬弃一贯以来的古典音乐结构,而将古典音乐其深远的底蕴与世界各地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及现代的数码编曲技术完美的融合在自己的创作中。无论是加勒比海的拉丁音乐,还是伦敦街头的电子曲风,无论是土著风格,还是东欧民谣,在她们的原创作品中都成了闪耀着生命跳跃的灵性,以及让每一个人情不自禁随之舞动的无形力量!
  
  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们不但横扫世界各国流行乐的各大奖项,包括在英国获得四项金奖及美国纽约排行榜的第一名,而且在每一个举行音乐会的地方,都掀起人们的狂热反响。就在今年一年的时间里,她们就在土耳其、荷兰、法国、美国等许多国家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巡回演出。当他们在纽约时代广场演奏成名曲Victory时,立刻成为全城焦点,所有的人从四周的摩天大厦里、脚手架上、来回穿梭的出租车里一起欣赏她们的音乐。
  
  看过“古典辣妹”演出现场的人,很容易通过现场激情四溢的热烈气氛,把她们和曾经风靡中国的另一位“黑发辣妹”陈美联系起来。其实,她们的经理人梅尔·布什,此前正是陈美的经纪人,她们也正是梅尔·布什和陈美不欢而散后的“换代产品”。也许,当时梅尔·布什只是想跟陈美赌一口气,但是,这却无意中成全了四个有着远大理想的美少女。
  
  在梅尔·布什的调教和环球唱片公司重金打造下,“古典辣妹”一鸣惊人。2000年10月用100万英镑制作的处女唱片《诞生》,将古典风格、东方民谣、劲舞和摇滚结合起来。强劲的节奏、眼花缭乱的炫技、如梦如幻的电声伴奏,令无数年轻人如醉如痴。出色的音乐才华甚至使她们的专辑一度同时登上古典与流行的排行榜。但是仅仅靠唱片是远远无法使古典辣妹赢得如此魅力的,性感夸张的形象加上令人疯狂和窒息的现场演出,是她们的另一大法宝。

【Suzanne Ciani苏珊·希雅妮】

  苏珊在1982年发行她的个人首张专辑「爱欲之潮」(Seven Waves)。至今已拥有十张的个人演奏专辑、个人激光视盘、CF及电视配乐、乐谱册,并获得四次葛莱美奖提名,同时更是Billboard排行榜上「新世纪音乐」(New Age)的常胜军。
  
  这些荣誉无法完全代表聆听苏珊。希雅妮音乐的感动。苏珊的音乐创作融合了古典的技巧,并以现代钢琴的表现诠释出简单、轻盈的音乐空间感,彷佛跟大自然合为一气,无限延伸人类的感性想象。
  
  早期苏珊的创作有着浓郁的电子风格,除了因为她曾与电子合成乐的开山祖师Don Buchla工作外,她并为自己设计了一款名为Buchla的电子合成乐器,往后十年她便以这台机械 做为她重要的创作乐器。而她的个人首张专辑「Seven Waves 」也成为早期电子乐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第二张专辑「爱的速率」(The Velocity of Love),苏珊与因电影「火战车」而获得1981年最佳电影配乐奖,并以专辑「南极物语」而在全球拥有高知名度的新世纪音乐电影配乐大师范吉利思(Vangelis)共同合作演奏。这次的合作机会让他们二人私底下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并且也让此专辑有了极佳的销售成绩。
  
  专辑中的同名主打曲<爱的速率>成为苏珊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品。此外,专辑更登上了美国著名的新成人抒情电台(New Adult Contemporary)的点播排行榜。
  
  1985年,苏珊开始与Private Music唱片公司合作,在这个阶段她总共发行了五张专辑,并屡获葛莱美奖的提名,透过BMG唱片公司的发行,使全球乐迷更加了解她。合作数年之后,苏珊亟思转变,她开始想参与自己专辑的录制工作,于是她结束了跟唱片公司的合作关系,搬至北加州,放弃电子合成乐的创作,重拾古典音乐的精神。
  
  苏珊与乔组了一家名为Seventh Waves的公司,在1994年发行了「琴梦」(Dream Suite)专辑,这张专辑是她首度尝试与大型管弦乐团合作。之后她录制了「浮光掠影」( Pianissimo II)专辑,这是她第二次尝试专辑独奏的型式,并在次年又得到葛莱美奖提名,这已是她第四次提名葛莱美奖了。此外她认识了许多住在北加州的音乐家与艺人,并开始衍生制作「最真的梦-音乐会现场实况录音」的概念。
  
  随着「最真的梦」专辑发行,苏珊展开全球巡回音乐会,1997年她在欧洲巡回演出,1998年的10月她来****演出,继之再到拉丁美洲演出。
  
  「我的音乐是绝对追寻自然,因而它可以超乎国界,跨越种族、文化的藩篱。」用苏珊对自己音乐的诠释作结尾。我们期待以她的琴声翱翔天地之间.

【Sarah Brightman莎拉布莱曼】

  Billboard告示牌排行榜称她为“世上实实在在的绝妙天籁”,她的成就令所有女艺人望其项背,她是雄霸流行古典乐坛巅峰的跨类音乐天后Sarah Brightman(莎拉布莱曼)。 莎拉布莱曼创造了女人所未曾创造过的成绩 ──她是第一位同时登上跨国流行、古典和跨界音乐最高地位的女性。尽管她的地位和声望都极高,可是一提到月的神秘,她的感觉还是和一般人一样,充满了原始和天真的幻想。   
  
  被喻为最强古典/流行跨类天后的Sarah Brightman(莎拉-布莱曼)再创巅峰,推出新世纪全新专辑—《LaLuna》(月光女神)全球版。该专辑收录15首作品,[月光女神]中,月亮就成了她的灵感来源,她一共以五种语言来演唱,尤其是最后一首[忧郁的星期天]更让大家听到她难得的爵士唱腔。 包括70年代百万金曲“Soarborough Fair”,这首原本是英国传统民谣,因为赛门与葛芬柯二重唱在70年代将它翻唱、收录于电影《毕业生》的原声带中,而成为20世纪最后30年间历久不衰、最脍炙人口的名曲之一。西班牙最受欢迎的合唱团Meoano1988年的畅销金曲“Hijo De La Luna(月亮之子)”,以神话的口吻讲述一个关于白化症小孩的悲剧,并以天上的月亮与一个吉普赛女人的联结对照来陈述。
  
  最惊奇的是“Figlioperduto”(迷失的孩子),整首作品庄严中不失动人的旋律,充满戏剧化的张力。很难想象这首歌曲竟然是改编自贝多芬(1770—1827)的第七号交响曲,配上的歌词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经典“魔王”相当相似,戏剧性的对话铺陈、悬疑紧张之中带着哀愁的气氛,最后以孩子被黑夜里的魔王(精灵)带走,象征了孩子的殇丧(或更抽象的迷失)。
  
  另一首“A Whiter Shade of Pale”(苍白的浅影),曾在1967年横扫全球流行乐坛,在英美的各流行榜都荣获冠军,至今已有为数相当多的翻唱版本,“Procul Harum”这首歌最为人称道的是它原曲之中管风琴的运用,相当类似巴赫作品的巴洛克式风味,却充满60年代氛围的迷幻虚无,同时这一首作品长久以来也被视作华丽的Classical Rock里程碑之一。《月光女神》在美国地区发行首周以五十万张立即挂牌金唱片,并让莎拉首度进入Billboard流行专辑榜Top20,同时三度荣登古典跨界榜冠军,全球战绩亮丽。
集古典与流行舞台剧演唱的百老汇舞台剧天后莎拉·布莱曼千禧年推出精彩的翻唱专绩《月光女神》,再次显示其超凡脱俗的演唱才华与丝丝入扣、纯美无比的声线魅力

【Deep Forest森林物语】

  Deep Forest1992年由Dan Lacksman,Eric Mouquest以及Michel Sanchez三位音乐家创建于法国。 其中Dan Lacksman是制作人,后两位担当演奏重任。Dan Lacksman是比利时人,生于1950年。他从1969年起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担任录音工程师,1970年开始运用合成音乐器材制作歌曲。1979年,制作Marc Moulin LIO的专辑,创下数百万张的销售量。其后又曾为Thomas Dolby, Sparks及Yellow Magic Orchestra制作专辑而名噪一时。1980年,他成立自己的音乐公司,到1993年,制作了Deep Forest第一张同名专辑,在世界各地创下惊人销售数字。到现在为止,Dan-Lacksman仍然执着的将他专业的技术与观念,不断地为音乐注入新生命。而Michel Sanchez及Eric Mouquet则是在联合国科教组织的全力支持下,深入非洲中部的雨林地带,以简单的录音器材将扎伊尔、喀麦隆及中非共和国矮人部落等地的传统民谣记录下来,再以现代化的电子合马乐器掺进现代音乐的质感制作而成。身为世界音乐的先驱,融合了现代电子键盘乐器、各民族传统音乐以及自己的创作,Deep Forest俨然已为世界音乐界最具代表性的顶尖领导团体。

  Enigma的和Deep Forest的,可谓廿世纪末世界音乐的两大最著名代表作:同样都曾采用过****原住民民谣做为音乐取样素材的这两支乐团,又以Deep Forest同时在市场及乐评间所获之好评更胜一筹。Deep Forest不仅以各张专辑在英、美、法多国创下金唱片与白金唱片的销售纪录,更获葛莱美与MTV音乐奖等单位之四项奖座的提名肯定,并曾荣获葛莱美奖“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大奖。原本Deep Forest的成立,就是要深入发掘埋藏在全世界角落里的声音,因此他们花费了极大的心力,在这将近十年的乐坛岁月里,Deep Forest走访了非洲、亚洲、中南美洲等十数个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地区采集有声样本,将之吸收融合加入强劲有力的流行及舞曲节奏中,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音乐语汇,将古今东西不同文化相互沟通串联。

【谜 Enigma】

Enigma!谜一般的音乐……
Enigma!一种难以形容的声音……
Enigma!带来令人神往的意境与旋律……

  这是一支来自德国的乐队,以其神秘主义风格吸引了无数乐迷。神秘主义的主题用现代电子乐来表现,使人产生一种时空交错的奇妙感觉。其中的人声也非常美妙:女声亮丽动人,如夜莺一般悦耳;男声低沉隐约,令人着迷。乐队的音乐取材也非常广泛,源于世界各地。NewAge音乐爱好者都应该非常熟悉“Enigma”这个标志性的音乐品牌,但大多数听众却很难对Enigma的音乐轻易地来一次概括或者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或许另外还有一些朋友并不知道Enigma是何方神圣,不了解他们的风格,但是一旦属于Enigma的熟悉旋律响起,您一定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短歌行特别为大家制作这个“破解Engima之谜”音乐专题正是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他们的音乐足迹与音乐风格。
  
  Enigma源自于希腊文,英语解释为“谜,不可思议的东西”,因此很多国内听众甚至媒体将Enigma称之为“谜乐团”或者“英格玛乐团”。其实这个称谓并不确切,Enigma只是一个“project studio(策划制作组)”,而非由若干固定演唱成员组成的乐团。
  
  那么Enigma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音乐呢?虽然我们习惯并笼统地将之归入“NewAge”,但却很难描述Enigma的独到特色。制作人Michael Cretu曾经道出过其中的玄机,事实上Michael Cretu一直想走出欧洲传统流行音乐的束缚,他所钟爱的音乐风格偏向于Pink Floyd和Yes,但这类非主流音乐类型在日益商业化的市场中已经越来越难听得到。   
Michael Cretu便开始朝着自己理想的王国迈进,自己写作,并且在不少作品中动用了两种非常奇特而且不为世人熟知的声音——秘鲁风格的排萧和由修道士演唱的类似格里高里圣歌风格的旋律,编曲上再衬以洒脱、懒散的Disco节奏,由此构成了Enigma极富个性的基本框架。因此在Michael Cretu所营造的独特音乐世界中,我们即可以隐约感受到古典严肃音乐的影子,又可以直接感受到通俗流行的电子配器;能听到最悠远的少数民族部落自由而悠长的吟唱,又能够欣赏到教堂唱诗班庄严而宏大的和声。也因为这些,Michael Cretu拒绝掌声和荣誉以及别人给Enigma“定制”的风格上的定义。

【神思者S.E.N.S.】

  擅写心灵音乐的“神思者”著名音乐作品有《爱情白皮书》和《二千年之恋》,“神思者”从创作《悲情城市》时冒起,他的音乐充满了图画色彩。
  
  们是文学家。旋律如诗、如散文、如歌咏,文雅隽永,焕发美的气息。一个是玩摇滚出身,一个是音乐学院毕业,两个音乐路线相悖的人结合在一起,已经是不可思议。他们的音乐却因此时而温柔,时而奔放,更显和谐的奇妙。
  
  他们是画家。纪录片也好,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他们总能顺着剧情和画面,寻找最贴切的音乐风格。于是乎,一部有一部的经典配乐从他们笔下诞生:海上丝绸之路三部曲、故宫三部曲、悲情城市,更有数不清的日剧。听着音乐,曾经看过的感人画面却自然而然的浮现眼前。即便不曾看过的,似乎也能从音符的跌宕中,想象出剧中人的悲欢离合。配乐精湛若斯,我以为已经不该再用“配”这个字了。神思者的确无愧于“日剧配乐之王”的美誉!

【Era 创世纪】

  Era,英文原意为“时代、世纪”,我自己译名为“创世纪”,是一个风格与Gregorian(格林高利合唱团)接近的音乐团体,其灵魂人物是法国音乐家Eric Levi。关于Eric Levi,我们所知的确实不多,甚至也只在Era的作品中见过他的名字。而且他也不属于高产型的音乐家。Era至今为止仅发行过3张专辑,分别是1998年的《Era》、2001年的《EraⅡ》以及2003年刚刚发行的《The Mass》。发行数量并不多,但都是颇受欢迎的作品。Era系列几张作品获得的成功反响,为他与日俱增的名气奠定了优厚的基础。
  
  如果说Gregorian是在Enigma第一张专辑的音乐风格基础上强化格林高利圣歌和宗教元素而发展出来的,那么同样也可以说Era是借鉴与继承了Enigma、Deep Forest、Gregorian等名家的成功元素并加以进化创新而生的。总体来看,Era与Gregorian两者的音乐类型都是圣歌与现代器乐的融合,甚至乍听起来,还颇为相似。不过学习并非罪,刻板模仿才是可耻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Enigma那样能开一派之先河的。如前所说,Era本来就是对前人成功经验的继承和发展,关键在于比以前是否有所突破和变化。而经过市场考验的结果是上,Era成功了。
  
  比起Gregorian全男班的阵容(Sarah Brightman的献声毕竟是少数),Era无论在和声还是领唱上,都加重了女声的成分,因而整体风格都显得更柔和、更温暖。我觉得Gregorian的歌声像高居圣坛之上的肃穆之歌,多少有点儿“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Era的则更人性化,像是就在我们身边的平民歌声。这里并无任何褒贬之分,纯粹只是我个人感觉上的不同罢了。而且由于女声的加重,Era的声部明显比Gregorian来得更丰富,而且女声领唱的戏分更重了。此外,Gregorian很注重乐曲的整体氛围的营造,而Era的曲子旋律性更强,很易上口,感觉上更流行化一些吧。这也许正是Era成功的秘诀之一。

【Vangelis范吉利斯】

  一位堪称伟大的音乐家。他集创作,演奏和音乐制作于一身,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全才,被人们誉为“现代的瓦格纳”。早在1973年,电子音乐刚刚起步,大家就连Newage为何物都不甚明了之时,他已经用电子合成器开始了自己的音乐探索。他的许多史诗般的电子音乐作品和电影配乐皆深得乐迷们的钟爱,其中最知名的作品如1981年的 《Chariots Of Fire(烈火战车)》,1983年的《Theme from Antarctica(南极物语)》,1992年的《1492~Conquest of Paradise(哥伦布传)》等等,都是享誉全球的巨作。其中烈火战车以及哥伦布传更都荣获当届的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确实实至名归。Vangelis的作品多达数十张,但他的性格与Micheal Cretu差不多,都喜欢过着近似隐居的生活,埋首于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所以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并不熟悉,但他的作品从不曾耳闻的人我猜可能不多。事实上,他的许多音乐,比如以上的三大作、Pulstar(脉冲星)、喜马拉雅山等等,都曾被不计其数的影视作品甚至广告引用过。相信许多人听过他的专辑后可能都会发出恍然大悟的“哦!……”

【Chris Spheeris】

  浪漫而潇洒的绅士,英俊的面容后面是一位杰出的音乐作曲家和演奏家。从小多才多艺的他,八岁就能在画布上画抽象画,十一岁开始尝试写诗,十二岁便抱着他自己的吉他为其写歌,到了十五岁他开始将其诗作谱上曲韵后,正式开创了他的作曲生涯。后来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遇见了另一个吉他手Paul Voudouris,之后便开始学习其他的乐器,比如键盘和贝司等。1985年他和著名的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签约,并推出了个人第一张专辑,并由此开始他的辉煌生涯。其实,Chris Spheeris已浸淫New Age乐界达十年之久,只因缺乏跨国唱片公司集团作有计划的密集宣传,才会在知名度上逊于其他音乐家。但就音乐的质感而言,他重现爱琴海滨历史氛围的功力可说无人能及。由于对宗教仪式特别感兴趣,他在旋律创作上受东正教、希腊民谣的影响极深。年轻时他尤其喜爱披头四、德彪西的音乐,大学时期远赴英国钻研哲学的经历更让他始终念念不忘希腊文化的根源,再加上嗜爱以旅行来观察欧洲各地的风土人情,也难怪他的专辑名称总是从探索人类心灵活动或怀想古文明风采的角度出发了。他轻车熟路的驾驭着希腊古典美态的音乐,同时给这种迷人的音乐灌入了各种世界音乐、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从而产生了属于他自己的音乐,一片由吉他和钢琴为主乐器,以柔慢而稳定的节奏来演绎的浪漫,轻缓却没有丝毫拖沓和迷废的音乐空间。听他的音乐是一种休闲和回忆的享受,更给与我们一种的全新的安逸享受氛围!Chris Spheeris目前共推出过12张专辑,虽然数量难比前两位,但在AMG All Music上也获得了甚高的评价。

【马修连恩(matthewlien)】

  公元1965年5月10日,美国南加州圣地亚哥,MatthewLien呱呱落地。小Matthew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他还有一个姐姐。Matthew5岁时父母离异,Matthew和姐姐一起跟着母亲生活。虽然家境不富裕,母亲却执意要培养小Matthew的音乐才能———她为儿子买了一架钢琴,从此把音乐带进Matthew的人生。母亲的培育让Matthew逐渐掌握音乐技能,而父亲却影响了Matthew以后的音乐方向。和妻子离婚后,Matthew的父亲便一人住到了加拿大的育空地区。小Matthew年满7岁后,每年夏天都会去育空陪伴父亲。加州的阳光永远照耀不到育空这片乐土,美丽的大自然风光让小Matthew异常兴奋,他在湖面漂浮,在森林里玩耍,和自然如此亲密地接触让小Matthew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环保意识,而浸染于自然山水则让Matthew灵性毕现,随着年龄的增长,Matthew的音乐旅程中越来越多地沾染上山林水溪之气,直到有一天,他成为彻底的环保音乐家。
  
  1990年,25岁的Matthew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MusicToSeeBy》,一鸣惊人。Matthew音乐中表达出的冰山、湖水等育空风景令听众有直观之感,Matthew也凭此获得育空杰出人士的荣誉。此后的4年时间里,Matthew一口气发表了《InSoManyWords》(无以言尽)、《VoyagetoParadise》(天堂之旅)、《TouchingtheEarth》(感受大地)以及《CaribouCommons》(驯鹿宣言)等四张作品。这些作品一脉相承地展现了Matthew的音乐思想。其中,前三张专辑还是在表达自然风景,而第四张《CaribouCommons》则标志着Matthew音乐道路的突破,它与接下来的《BleedingWolves》一起,成为Matthew的经典之作。
  
  1994年,Matthew凭借单曲“BleedingWolves”拿到了极光奖“最佳原创音乐奖”,1995年,他又获得极光奖四项提名,并拿到“杰出音乐创作奖”和“音乐类杰出个人奖”,可谓硕果累累。Matthew并不光做自己的音乐,1993年,他担任专辑《LouiseProfeit-LeBlanc》(原住民故事)的制作人,同年他还制作了北极及加拿大运动会专辑《LifeCycle》。1994年,为《YukonGold》(育空之金)配乐制作等。
  
  1997年,已经名扬天下的Matthew来到中国,探访东方文化的神韵。这一年,他与中国音乐家们共同探讨音乐,还研究了一些他过去从未听过的东方古乐器。散发神秘魅力的古乐器令他如痴如醉,并迅速把这些成果运用到他的新专辑《Confluence》(汇流)中去。中国乐器的造型简单,取材于大自然,有着宽广的音域、动人的音色。Matthew灵感突发,把他原本陌生的亚洲乐器与已经烂熟于胸的西方乐器巧妙融合,令《Confluence》相当特别。《Confluence》完全摒除了电子合成乐器,而是用大量的东西方乐器营造出最真实的画面。Matthew用中国二胡与提琴呼应,用中国唢呐与萨克斯风搭配,用箫与爱尔兰笛应和,用琵琶与班纠琴融合,搭配出天衣无缝的整体效果。《Confluence》的录音工程浩大,有多达50多人参与录音,最后还由混音大师BernieGrundman进行制作,使之成为Matthew音乐生涯里的又一高峰。
  
  Matthew的音乐虽然被人们称为是环保音乐却有别于“激进”,他只是把手中的乐器幻化为摄像机,真实地记录下自然的各个角度,然后作为记录片播放出来。重视“呈现”而不是“说服”,是Matthew音乐“世界观”层次上的特立独行,也正因此,人们受到的震撼反而越大:那种消除了一切语言、文化、地域隔阂的公正、尊重与融合,使听Matthew的音乐变得轻松起来。随着时代的发展,Matthew所倡导的环保概念正越发深入人心,而他的音乐正像窖藏的美酒,愈久弥香。

【恩雅 Enya】

  恩雅高雅的举止就象从童话故事中走出来的小公主似的。她穿着天鹅绒的晚礼服,话语温柔的说着带给她创作新专辑The Memory of Trees的灵感。“那时我想到了爱尔兰的神话,德鲁伊特教僧侣将药草汇集在树下,他们甚至住在树林里。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这些树木,我们就能通过大自然的眼睛看到远古的故事。我们就能领悟到更多。” 恩雅目前的作品就是这第三张个人专辑。这张充满了这位爱尔兰歌手独特而富有神秘感的声音的专辑是继恩雅的获得举世成功的Watermark (1988)和Shepherd Moons (1991)之后的又一张专辑。因为这些高费用制作的歌曲都是在都柏林市郊恩雅自己的工作室里制作完成的,需要通过上百次的多声道技术合成覆盖声音,所以这种制作方法需要时间,耐心和一个完美的团队。 恩雅1962年出生于Donegal郡的Gweedore,她是六个孩子中最小的。十八岁时她加入她的哥哥姐姐,成为著名的乐队Clannad的歌手和键盘乐器演奏者。 在恩雅二十岁时,Nicky 和Roma Ryan夫妇——制作人、词作者、经理人——将这位富有天赋的音乐家置于他们的庇护下。六年来他们以恩雅的风格作为基础一起创作着。多年来Roma一直在收集各种日记,随笔,诗歌,故事。现在她将这些作了改变,使之成为恩雅的歌词。歌词主要涉及古老的赞美诗,神话,精灵,天使,传说中的人物,同时也涉及信仰,希望,鼓励以及一些新奇的领域。“在我的歌曲中我可以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可以自由的飞翔,漂浮,游动。Roma的歌词给了我这种美妙的可能性。” 事实上,恩雅不会游泳。她喜欢在都柏林附近的山中漫步。“我经常工作很长时间,有时工作到很晚,我几乎迷失在工作中。” 这个大自然的忠实热爱者的带有灵气的音乐有时被人们笑称为“新时代产物”或者被划入“民间音乐”。这使创作者不是十分开心。“我的音乐属于各个领域,它可以是新时代的,古典的,流行的。我不认为我的音乐可以简单的划入某个范围,我的音乐是独特的,它就是它。 恩雅的独特的音乐为她带来的物质成果是可观的。恩雅由此获得了两座别墅,工作室,以及一些马匹。恩雅很少看书,她只听她自己的音乐,她既没有丈夫也没有男友。她的一生似乎只为音乐。“音乐带给我无穷的快乐。”

【Ginkgo Garden 银杏花苑】

  银杏,是目前已知地球上最早的树种,早在2亿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代就已经扎根于太古世界之中,有活化石之称。银杏树的生命力极之顽强,在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灾灭之后,是最先重现大地的植物,而且毫无受辐射影响的变异情形,实在令人啧啧称奇。正因如此,在日本银杏被誉为“希望的使者”。银杏的扇形对称的叶子,由于其叶子边缘分裂为二而叶柄处又合并为一的奇特形状,又被视作“调和的象征”,寓意着“一和二”、“阴和阳”、“生和死”、“春和秋”等等万事万物对立统一的和谐特质。银杏叶子也可以看作心型,所以又可以看成爱情的象征,寄予两个相爱的人最后结合为一的祝福。
  
  德国的伟大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深深地被银杏的特质所触动,于1815年9月15日凭诗寄意,写下了短诗“Ginkgo Biloba”,作为向其爱人Marianne von Willemer示爱的礼物。而1993年,同样来自德国的新世纪音乐家Eddy F. Mueller也以银杏为主题,为我们献上一趟绝妙的音乐之旅。
  
  Mueller早在70年代 就活跃于德国哈根,曾在Pegasus, Mandrake, Nena("99 Luftballons")等数个乐队中担任吉他、键盘及风琴的演奏。累积了相当丰富的音乐经验后,他于80年代创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Birdy,其后以Birdy的名义发行过11张专辑(包括LP及CD),并参与过逾2000部电影、电视及录像带的音乐制作,成为德国该行业中的佼佼者。1993年,Mueller从一部德国纪录片中获得了灵感,并请他的好友——日本女油画家Atsuko Kato为他的专辑绘画封面,由此完成了第一张以Ginkgo Garden之名发行的专辑。而3年后Ginkgo Garden的第二张专辑面世,迅速成为大热。Mueller以其独一无二的和谐之音征服了无数乐迷的耳朵,成为炙手可热的New Age音乐家。

【Gregorian 格林高利合唱团】

  Gregorian是由12位浸淫于教堂音乐与合声风格,拥有深厚古典基础,并在英国伦敦乐界有一定地位的演唱家所组成。其制作人Frank Peterson曾是Enigma的一员,知名作品有很多:如Enigma的和,Sarah Brightman的等等。正因如此,我们常常可以在他们的作品中听到与Enigma如出一辙的配器和编曲,而Sarah Brightman更是数次在作品中献声,为专辑平添几分光彩。
  
  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下所谓的"Gregorian Chant"。这是在罗马天主教会的正式礼拜仪式中所唱的圣歌,起源于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当时有位教宗叫格林高利一世(Gregorius Magnus,任职期间公元590~604),他曾将这些圣歌编辑成册,因此后世人称其为“格林高利圣歌”。Gregorian Chant具有以下特征:歌词全是拉丁文,是无伴奏、无和声的单一旋律线,节奏非常自由,采用不同于“大小调系统”的调式音阶,同时还具有客观的、非个人的与超世俗的性质。这种圣歌音乐与礼拜仪式密不可分,它们可算是“功能性的音乐”,亦即具有特殊功用的音乐,不具娱乐价值。它们主要旨在表达歌词的宗教内涵,而不注重官能美感或情感诉求。但有趣的是,中世纪许多俗乐与民谣却改编自格林高利圣歌的曲调。

  圣乐对中世纪的欧洲人而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社区的每一份子都必须参加宗教聚会,并在聚会中唱圣歌。天主教的主要礼拜仪式有两种:“弥撒”与“日课经文”,格林高利圣歌就是应用在这两种天主教的礼仪歌曲。例如,弥撒常用部分的歌曲包括或、或、、或、,在中世纪时都是用格林高利圣歌来吟唱。因此一般民众对于格林高利圣歌的熟悉程度就如同今日一般民众对于本地流行歌曲的熟悉程度。

【James Horner】

  James Horner生于1953年8月14日洛杉矶。5岁开始学钢琴,在伦敦度过他的求学之年,在那他进入了皇家音乐学院,70年代早期迁往加州,在南加州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后,又继续攻读获得音乐作曲硕士和博士学位。
  
  毕业后Horner在南加州大学教授音乐理论,获得了一个来自美国电影学院为The Dronght一片作曲的机会,Horner很快喜欢上了电影作曲,在受雇于Roger Corman的New World Pictures公司之前还写过几部电影配乐作品,这都是他早期的电影配乐作品,另外他还为,,这些业绩不佳的电影创作音乐,但是他的配乐手法的日益成熟渐渐为好莱坞的配乐权威所注意。他应邀为配乐,于是他的事业开始走向辉煌。
  
  “我是个爱尔兰音乐的追随者,我喜爱它的忧郁的气息和永恒的品质,我和其他作曲家不同,因为我不把音乐看作是一种工作,而把他看成艺术。”
  
  在十多年时间内,Horner成为乐界Fans的论战的中心,他的风格和技巧一次又一次地遭到质疑,以致他很快成为好莱坞最易识别的作曲家之一。他为所作的配乐使之飙升为国际巨星,虽然他强调自己对名气不感兴趣,但是那并不影响他在其事业中的专业发展眼光。
  
  Horner的事业仍就年轻,但是却在风格上有些显著变化,八十年代早期,Horner为主与几位天才的音乐家一起用电子合成器创作了一种富有创造性和革新意义的音乐,承,,和,他们相信把管弦乐和电子音乐合为一体是一种未来配乐发展必然趋势,事实也证明有不少拥护者在追随这种刚刚起步的潮流。
  
  不论这些争议多么激烈,Horner在80年代中期开始改变他的作曲范畴。1985年的作品Cocoon提示Horner开始完全使用弦乐,到1988年,虽然还在Vibes和Red Heat中运用了电子合成器乐,但Horner已完成了他第一次的两部大型弦乐作品:Willow和The Land Before Time,这两部作品对新式乐器的兴趣和完全的弦乐以及流行电影谱曲的机会融为一体。一年之后,伴随他获得第一个令他心醉的学院奖提名的作品,又因获得他的首次巨大成功。
  
  Horner继极富有经验的配乐家Jerry Goldsmith,又一个在90年代早期通过无数小电影迅速崛起。他成为儿童电影的专业配乐者,但同时也为一些电影创作了一些更精致,有力的作品。如:,,等。1995年,他由一部优秀作品又再度成为国内乐界亮点,热度刚退,Horner又因和这两部不同民族,题材均较严肃的作品荣获学院奖提名。
  
  1996年令Horner的事业再创高峰的作品是,一部小型,有着乡土浓郁气息的作品。它最终平息了那些认为Horner的创新天才有限的异议。他对爱尔兰音乐的钟爱,已经表露无遗在作品,和中,并最后引发了1997~1998年的火爆场面。自从该原声大碟在排行榜上高居榜首达6个月之后,Horner与SONY公司合作又发行了和,特别是,似乎又一次让他创造出了配乐界一个神话。
  
  作为一位年轻的作曲家,Horner会同其作曲被大家认可,不管许多电影音乐迷对他的作品又爱又憎,Horner会继续写上他那及富有煽动性的作品。

【久石 让 Joe Hisaishi】

  提起久石让,宫崎骏迷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只要你留意每部宫氏电影的开头或结尾,就会看见这个名字——音乐:久石让。在你为动画中曲折的情节、宏大的场景、精细的制作而感叹时,是否同时亦被出色的音乐而迷倒呢?
  
  久石让,1950生于日本的长野,是日本最多产,同时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艺人之一。在长达二十年的傲人音乐生涯中,他担任作曲、制作、编曲和演奏等多项工作。久石曾为超过二十部电影担任配乐工作,并曾四度赢得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奖。他还从1992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日本最高电影音乐大赏,1999年又第四次获得此奖。他还为许多电视连续剧以及数不清的电视广告制作配乐。这位以独特的极简风格着称的钢琴兼键盘手曾出版超过20张以上的畅销个人专辑,每张都是数一数二的佳作,可谓硕果累累!
  
  久石让早年曾就读于日本国立音乐学院,修习作曲。1982年,久石让在毕业的同时推出了他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作品专辑。1983年,经人介绍,久石让结识了宫崎骏,此时宫崎骏正致力于《风之谷》的创作。听过久石让创作的[风之谷]的印象音乐后,宫崎骏被深深打动了。此后影片公映后更证实了宫崎骏的眼光,久石让为该片创作的配乐深深地打动了无数的观众以及评论人。因此次年宫崎骏的"GHIBLI(吉卜力)"工作室后,久石让便一直担当宫崎骏动画的音乐监督至今。
  
  久石让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音乐创作人。如今,久石让不但是宫崎骏的音乐代言人,更与北野武渐成黄金组合,创作了《宁静的海》、《Kids Return~坏孩子的天空》、《花火》、《菊次郎的夏天》等佳作。 此外的配乐大作还包括:动画电影《阿里安》、《机器人嘉年华》,《仔鹿物语》、《水之旅人》、《寄生前夜》等等。在日本,久石让早已是闻名遐迩的资深音乐人。1998年,久石让 更获邀担任日本冬季长野残疾人奥运会的音乐制作总监,如此重要的任务可说是对他在音乐界大师级地位的莫大肯定。
  
  为大家推荐的是久石先生的一张纯钢琴作品——,全碟十首,收录了《天空之城》、《风之谷》、《龙猫》、《阿里安》等的主题音乐钢琴版,在夜深人静时听简直是妙不可言,见到一定要去买。现在久石先生还出了其第二及第三辑,技巧性较第一辑更强,但旋律就不如第一集动听了,不过亦不失为一张好作品。

【喜多郎 Kitaro】

  喜多郎是当今最着名的叁位"新世纪"音乐家之一。1953年出生在日本一个信奉神道教的农民家庭。自第一张唱片《星际旅行》发行以来,他已经出道整整二十年。最近出版了第二十四张专辑《MANDALA》。近年旅居美国纽约。1997至1998年在全世界超过100个城市进行四次巡回演出。
  
  喜多郎说:“我从来没有受过音乐教育,也从来没有上过什么音乐课,所以我的创作灵感完全来自大自然。”他使用电子合成器来表达音乐,因为“我可以用合成器创造海洋、冬天的海岸、夏天海滩上的全部景色”。而评论家也把这种乐器制作的音乐称为“心灵音乐”。喜多郎正是利用了合成器的巨大威力创作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喜多郎的作品覆盖很多的方面。描写大自然的,包括《丝绸之路》、《敦煌》等;充满宗教色彩的《MANDALA》;记叙神话故事的,如《古事记(KOJIKI)》;电影电视音乐,如《宋家皇朝》,早期的《天与地(HEAVEN AND EARTH)》等。对这么多种题材的音乐作曲家都有不俗的表现,可以看出喜多郎的文化修养、音乐素质造诣颇高。

posted on 2005-09-13 12:35 jinfeng_wang 阅读(1252) 评论(2)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amusement

评论

# re: NEW AGE名家简介 (ZZ) 2005-09-14 17:14 兔八哥
我个人比较喜欢神秘园和班得瑞,呵呵  回复  更多评论
  

# re: NEW AGE名家简介 (ZZ) 2006-08-01 00:54 lawever
怎么把 Kevin Kern 忘了?  回复  更多评论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