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 7,comments - 1,trackbacks - 0

    中午看了会《资治通鉴》,里面的首册第二卷夏纪中“大禹”、“帝启”中记述了这么一段文字:“禹尝荐益于天七年。禹崩,在位九年,寿一百岁。益避位于箕山,天下之人,不归益而归后,启乃即天子之位。”这里面讲到了大禹在位时确定了他的相伯益继位。可见,大禹认为帝王之位并不是个人私职,所以传位应该坚持传贤不传子的原则。但是到了禹死后,益不知为何躲到山中逃避继位,再加上天下的老百姓都感恩于禹的贤德,所以都支持大禹的儿子启继位。于是启就“名正言顺”的当上了皇帝。后来,传子制度就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历代帝王都传子不传贤了。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现在很难考证,不过传子制度的起因应该是源于此了。
        且不说,这个传子制度合不合理,光是它的来历就让人生疑。大禹在当时的年代可谓威望甚高、众人皆仰,按道理,禹在死前的第七年就已经明确将帝位传给伯益,传贤不传子的原则是十分清楚的。大禹生前为了百姓社稷,鞠躬尽瘁,大公无私,这样的人,临死前不大可能突然变更主意要启继位。而伯益身为一代贤相,治国能力和贤德是不必说的,又是大禹钦点的继承人,为什么大禹刚死,他就躲到山上不继位了呢,这里面的原因实在耐人寻味。我斗胆猜测一下伯益当时的处境,很可能大禹在死前,把传位于启的遗训告诉了伯益,而自己七年前的誓言又不能违备,所以伯益才会避位进山,利用民众对大禹贤德的感恩之心,暗中稍作煽动便让大禹之子启“顺其民意”登上了王位,也算了却了大禹死前的心愿。至于后来各朝各代都把传子制度规规矩矩地继承下来也是常情,毕竟把基业传给自己的亲人,感情上讲最为可靠。但倘若大禹临死前没有传子的意思,那么伯益避位就显得不合情理。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伯益深明大义、举贤心切,而启既是禹的儿子,个人贤德也不错,年龄也不算大,相比较而言他更适合继承帝位。这也勉强说得通,但为什么非要去跑到山上躲着呢,名正言顺地当着众大臣的面把这事交代清楚不就完了吗。所以,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启的逼位,这不难理解。从启继位后,部分诸侯不服,起兵造反,而后启又派兵镇压策反就可以看出些端倪。但不管怎么说,据孟子评价,启仍是一代贤君,至少这次传子也没有坏了传贤的原则。可是后来的皇帝们争先效仿传子的做法,最主要还是私心在作怪。如果真是这种情况,九泉之下的大禹恐怕会伤心坏了。想想啊,大禹路上看到犯人犯罪 ,便痛哭流涕责备自己德行不够,以至于老百姓没有效仿他,而去做违法逆道的事情;喝了仪狄酿制的美酒后,心里很喜欢,但为了不因酒而误国误事便疏远了仪狄,从此再不饮酒。这样有着高尚品德的人,早早宣布由贤相伯益来继承帝位,怎么会在临死前突然提出要传子不传贤呢?而最终这个传子不传贤的大帽子还是要扣到大禹头上,毕竟,帝位还是传到了启身上。
        后续的历代帝王算是拣了个大便宜,管他好用不好用反正是给自己的后代谋福利,天下人的安危幸福可以稍稍放在一边了。于是多少帝王毕生创立的伟业,慢慢葬送在自己的后代手中。说是为了国家社稷、人民安危,其实不过是是变着法子为自己谋求最大的利益。这也许是人欲望的促使,帝王的欲望岂能同一戒平民相提并论,当然传给后人的是天下,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了。
        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哲学上讲“存在就是有道理的”。现今社会,这种现象也普遍存在。只是内容上稍有不同罢了。

posted on 2007-11-08 00:13 kingsun 阅读(244)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