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251  文章 - 504  trackbacks - 0
<2006年10月>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本博客系个人收集材料及学习记录之用,各类“大侠”勿扰!

留言簿(14)

随笔分类

收藏夹

My Favorite Web Sites

名Bloger

非著名Bloger

搜索

  •  

积分与排名

  • 积分 - 200395
  • 排名 - 285

最新评论

先来看晏才宏的事情

-----------------------------------------------------------------------------------------------------------------------------------------

    上海交大一位讲师的“最后一课”
    因没论文去世时仍未评上教授,但教学水平广受学生称赞,学生网上发表千余篇文章悼恩师
    晏才宏,上海交通大学的一位普通教师,3月12日死于肺癌。他去世三天内,上海交大校园BBS上,发表了学生千余篇悼念文章,学生还自发筹资为他出版纪念文集。
    这位老师的死引发了争议,他终年57岁,教学水平和师风师德广受赞扬,但由于没有论文,去世时还仅仅是个讲师。
    熟知他的人都说,他最让人感佩的一点是淡泊名利的洒脱,对职称从未挂怀。也有人认为,无论如何,他都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言行在浮躁之风盛行的校园里显得如此“不合时宜”。
 2004年10月15日,晏才宏(左一)已得知自己身患肺癌晚期,仍平静地给前去看望他的学生讲解难题。新华社发
“假期我去做了检查,昨天拿到结果,肺癌晚期。这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去年“十一”长假后的第一堂课,晏才宏向学生这样宣布,口气平静,然后照常开讲。他平时从不拖堂,那天却好像没有听到下课铃声,继续往下讲,似乎想把他所有的知识一下子全部告诉他的学生。最后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粉笔时,眼里透出深深的无奈和哀伤。
    一周后他又出现在讲台上。“由于新老师没到,我继续把第一章讲完再告一段落。”那一课许多学生是含泪听完的。“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你们就是我未能完成的艺术品。真对不起!”临下课时,他这样向学生致歉,同学们则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书教得再好也评不上教授?
    “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一位学生在校园BBS悼文
    在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晏才宏的教学水平有口皆碑。他的电路课,在学生网上评教活动中,以罕见的满分居全校之首。很多学生称他为“我碰到过的最好的老师”。他去世后,多位老师坦陈:“我教课比晏老师还差很远。”
    他上课已达到了这种境界:一杯茶、一支粉笔随身,从不带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知识早已烂熟于胸,例题信手拈来,讲课条理清晰、自成体系。加上一手俊秀的板书,洪亮的嗓音,他的电路课被誉为“魔电”,几乎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学生在校园BBS的悼文中说:“他的课充满了激情,从头到尾都扣人心弦,简直像一部精彩的电影。”“书本上那些枯燥的字句,到了他嘴里就像活了一样,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公式、定理,经过他的讲解,就变得非常简单明白。”
    “不知道天堂里是不是也会有人学习电路呢?如果有,他们真的很幸运。”这样一位深受学生喜爱的教师为什么至死连个副教授也评不上?主要原因是他没有论文。根据高校现行考核体制,教师评职称主要看科研论文的数量,而晏才宏几乎没有发表过一篇“像样”的学术文章。
    上海交大一位负责人这样解释:在中学,这样一个老师可被评为特级教师;但是大学要求教学、科研并重,教师既要传播知识,又要创新知识,两者不能偏废。以此衡量,晏才宏就不够全面。
究竟如何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
    住院后,晏才宏依然想着他的学生。在病房里,他还给前去看望他的学生现场画图讲题。
    一个学生在BBS上写道:“我不禁要问:究竟如何才是一位真正的好老师?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教授只是把授课当作副业,并未具备足够的认真程度,又或是讲得过于深奥难懂,上得学生们不知所措。”
    晏才宏的表现则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学生们清楚记得他生命最后阶段的一些细节,每每说起,总是扼腕叹息。
    住院后,晏才宏依然想着他的学生。在病房里,他还给前去看望他的学生现场画图讲题。即使癌细胞扩散,颅内大量积水,说话已出现困难时,他还对妻子说:“帮我到学校订一间大点的教室,把学生召来。你带上一杯水,我说不出话时给我喝一口,我还想再讲一课。”然而,这个心愿至死未能实现……
    几乎所有熟知晏才宏的人都认为,他之所以没有发表论文,是因为把主要心思都用在了教学上。为学生答疑、补习占据了他大量课余时间。为方便接待学生,他贷款在校区旁买了新房,并专门辟出一室,挂上一块小黑板,作为“答疑房”。
    记者屡次听到学生说:大学里这样的老师太少了。传道授业解惑本是为师者的天职,如今这样忠于职守的人反倒成了另类。
晏才宏陷入“钻牛角尖”误区?
    一些人说,他没有论文是因为长期只顾教学而与科研脱离,已经“手生”了。另一些人却说,他聪慧超群、学识渊博,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根本不在话下。
晏才宏究竟有没有能力写出科研论文?对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
    一些人说,他没有论文是因为长期只顾教学而与科研脱离,已经“手生”了。另一些人却说,他聪慧超群、学识渊博,在国内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根本不在话下。
    在上海交大,讲师评副教授的标准是要发表两篇期刊论文,或主编一本教材,或发表三篇教学研究论文。知情者认为,这一要求并非高不可攀,因为即使不写论文,晏才宏讲课那么精彩,让学生帮忙录一下音,找人整理一下,也很容易出一本教材。而他竟没有这样做,令许多人难以理解。
    晏才宏生前也有人就此问过他,他的回答是,发表学术论文要十分慎重,必须在某个领域有突破性的创见才拿得出手,为评职称而拼凑论文的做法他不忍为。
    有人对他这种想法不以为然:如今成千上万的高校老师在各个领域进行着大量艰苦的研究,发表的成果不可计数,尽管不都是“重大发现”,也不能说毫无价值。如果都要求能拿诺贝尔奖才可发表,不仅太钻牛角尖,也不符合科研的规律。
    另一些人则说,原创的科学研究十分艰难,不少科研成果要经历时间考验,才能证明其价值所在。世界上许多科学大师都自甘清贫寂寞,“十年磨一剑”,而当前国内学术界浮躁之风堪忧,追名逐利,“为成果而成果”者大有人在,不少科研成果含金量其实很低。在这种形势下,晏才宏宁肯不要头衔和待遇,也不制造“学术垃圾”,实属难能可贵。
    “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
    有时他从学校回到家已是一脸倦容,闭着眼斜躺在沙发上,右手还在空中划着电路图。一个学生甚至怀疑:“这个老师,是不是吃饭休息的时候,脑子里面也都是二极管呢?”
    “在门口见到一位吞云吐雾的先生,身材不太高,略微有些发福,一副大眼镜,乱乱的头发。”这是一个学生对晏才宏的第一印象。
    在采访中,记者听到晏才宏的许多趣事。一次他跟妻子上街,在家具店里,看到店主读初中的小女儿正面带难色地做题,为数学不及格而懊恼。他立马坐下来帮孩子讲解,后来孩子找上门,晏才宏为她一补就是两年……诸如此类的答疑补习数不胜数,他却从来分文不取。
    有时他从学校回到家已是一脸倦容,闭着眼斜躺在沙发上,右手还在空中划着电路图。一个学生甚至怀疑:“这个老师,是不是吃饭休息的时候,脑子里面也都是二极管呢?”
    他对教学工作那样投入,以至“影响”了评职称,但从未有人见过他对自己清贫无闻的处境表现出苦闷。他爱吃肉,时常开玩笑说:“学生满意我的课,比吃猪蹄还香。”
    有人称赞晏才宏有“古君子之风”,有人则说他“傻”,而晏才宏却在生命最后一刻说:“作为讲师,我问心无愧。”


-----------------------------------------

再来看李开复之“火”

微软副总裁李开复4月21日到我们学校讲演,容纳近千人的报告厅被人所挤满,我去得晚,只得站着听了一个半小时。我们学校是个工科大学,学生并不活跃,很少讲座有这样的盛况。
李开复讲的道理并不深奥,其实古今中外无数思想家、哲学家都讲过了,但同样的道理,不同的人讲,其起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很赞同李开复的对于中国教育的看法,特别是他说:中国只能有一小部分高校或部分高校中的部分专业能成为研究型大学,而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人才。严重同意!我在另一篇BLOG中也谈到这个问题。
上海交大晏才宏老师至死都只是一个讲师,身后之事如此凄凉,课讲得再好都没有用!这是谁的悲哀?
我颇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我也是很喜欢教学,虽然水平没法与晏才宏老师比,但学生反映我讲的课还是不错的。我也花了好多时间钻研教学,所以三年来几乎没有发学术论文,目前我倾尽心血写的《编程不难----.NET软件技术学习与实践》一书,大部分材料就直接来自于教学,这本书也够不上“学术专著”的水平,虽然我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许多初学者入门,这件事本身是有价值的,中国是需要有好的原创的技术书的,但花的这些时间与心血并不被现有体制承认,确实有点心寒。许多人能的博士文凭就是混出来的,一转正就是副教授,而我花时间做实事,得到的结果是:一辈子是个讲师,何苦呢?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我在科研方面的确不强,而现在的高校管理完全向科研倾斜,非常吃亏。
从实际角度,还是想办法多花些时间去发论文,混个更高的文凭吧,不然,晏才宏老师真是我的前车之鉴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也应该能创造知识,所以,还是得努力的。人生应该不断进取,能否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共同丰收?试试吧!


posted on 2006-10-27 20:21 matthew 阅读(342)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杂录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