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2010-09-01 11:32
Mercy 阅读(1765)
评论(2)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深入Java并发》
最近“神仙道人”李一“东窗事发”,再次成为新闻的“焦点”。铺天盖地的“负面”文章接着出现。其中,影响比较深刻的就是张纪中的老婆-樊馨蔓写的一本书《世上是不是有神仙》,同时还有不少名人为其宣传。在事发之前,恐怕能去李道人的养生班恐怕都不是一般人。无论是张悟本,还是林光常,在电视银幕的衬托下,成了老百姓视为养生大师,难道中国人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了吗?
当打破养生“神话”时,老百姓又“清醒”过来,被媒体玩弄到无以复加地步。知识匮乏和不求甚解,甚至怀疑精神都不具备,能不成为悲剧吗?
放眼IT领域,结果发现也是惊人的相似。
现代编程语言的发展,让这个行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就语言发展角度而言,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从从业人员的素质而言,注定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往往技术人员容易经不起“新技术”的“诱惑”,不断学习所谓新的“技术”。在Java领域,恐怕没有人不知道“SSH”框架的大名。框架成就了其作者,也成了一种文化。本人作为面试官时,当问到请描述一下以前项目的架构?总是能够听到类似于这样的答案-“系统采用SSH架构...”。也许面试必谈SSH,因此本人的简历很难吸引他人的眼球。
当我第一眼看到Spring,觉得它就是“玩具”,这样的言论也许会遭到Spring粉丝的口诛笔伐。当你能够反向思考的时,你的世界也会发生变化。Spring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依赖倒置,不等同于零依赖。轻浸入性,不等于没有浸入性。系统拆去Spring,虽然能够保证源代码兼容性(编译时不会遇到问题),可是那样系统等同于残废-留下了一堆没有关联对象。当然,目的并不在于花大力气来批评Spring,毕竟存在即理由,Spring还是有其优点-良好地编程风格和丰富的类库等。Struts和Hibernate也如此。作为专业从业人员,讨论“谁是谁非”是没有意义的。分析使用场景,才是有意义的,前提是你必须了解它的优缺点,并非迎合或奉承它,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
当你厌倦了框架的重复劳动(重复的编码工作和大量新型框架重复发明轮子),也许你更加关注于原理性的东西,甚至是实现细节。那么,本系列的文章就很可能会适合你。
当我们刚接触某个事物时,倾听(观察)它,怀疑(分析)它,定位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文章来源:作者的JavaEye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