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每个人都能够——后者应该从Microsoft转到Linux,也没有觉得到这个生活中最重要的决定,但是我知道我在计算机前面花费了多少时间以及用他们帮助了多少人,我也知道从使用Linux中获得的满意度和不受困于某个公司操作系统的好处。
——引于《Windows用户转向Linux的12个步骤》
Windows用户转向Linux的12个步骤(TWO)
- 安装与优化
- 安装Linux
- 安装Ubuntu,图形化安装
- 安装Gentoo,字符安装
- Linux分区设置
- /:根分区,Linux native,不限制大小,以前有些版本不能超过128M
- /swap:交换分区,Linux swap,使用ext2的Linux文件系统
- 在RedHat中,建议建立一个/boot分区,不大于16M,包含了Linux内核和其他计算机启动系统的文件
- 编译内核
- 什么是编译内核?就是把内核按照你给指定的要求重新编译一次。编译内核的过程就是“编写”一个程序,但是不必亲自编写,而仅须输入想使用的选项。建立好程序后安装并运行它就可以了。
- 基本步骤
- 编译前预处理
- 下载新版本的内核代码,并保存到自己的主目录下
- 解压内核:bunzip2 linux-2.4.0.tar.bz2 tar xf linux-2.4.0.tar
- 进入/linux目录,执行 make mrproper
- 配置内核
- 了解内核选项的意义
- 选择合适的方式配置内核选项
-
直接编辑config文件,可将
/linux/arch/i386/defconfig里面的.config文件拷贝到/linux下面进行编辑.并且在
linux/Documentation/Configure.help里面有完整的列表说明,包含了全部标记和大部分的标记说明
执行make conifg,利用提示符驱动的命令行界面
执行make menuconfig,运行一个基于文本模式的提供内核选项菜单的实用工具
执行make xconfig ,启动图形画界面的配置程序
- 备份config文件:可备份一个可以正常执行的.config文件,在需要的时候拷贝到linux/.config处,执行make oldconfig命令来接受这个.config文件的配置
- 编译内核
- 编译内核可使用:make dep ; make clean ; make bzImage 执行编译
- make dep :“make depend(生成相关性)”,决定了创建内核所需要Linux文件的相关性
- make clean:清除一些目录中的现有文件,在这些目录中将存储创建的新文件,不是必要步骤
- make bzImage:生成内核,建立内核在linux/arch/i386/boot/bzImage。类似命令还有make bzdisk ;make bzImage等
- 安装内核
- 查看lilo引导文件的配置中当前引导的内核位置,配置文件在/etc/lilo.conf,条目如下:image=/boot/vmlinuz-2.2.12-20
- 将生成的内核拷贝到这个目录下面并命名成一个有意义的文件名,最好带上版本号
- 修改lilo.conf中的"image=新内核位置";并运行/sbin/lilo启动引导
- 上面这系列的操作必须有超级用户权限才可以
- 建立并使用模块
- 当配置Linux内核时,可以将许多选项配置为模块
- 每个模块可以单独的装载和卸载,可以将内核模块装入支持程序(Kmod)放入内核,从而使模块的装入和卸载过程自动化
- 执行make modules 可构建模块;运行make modules _install安装模块,并将模块拷贝到该内核版本的/lib/modules/目录中,之后就可以使用Linux的模块化特性了。
- 管理多内核
- 系统内核的设置项说明:网上有相应的说明文档,用到在说吧
平凡而简单的人一个,无权无势也无牵无挂。一路厮杀,只进不退,死而后已,岂不爽哉!
收起对“车”日行千里的羡慕;收起对“马”左右逢缘的感叹;目标记在心里面,向前进。一次一步,一步一脚印,跬步千里。
这个角色很适合现在的我。
posted on 2007-09-15 12:57
过河卒 阅读(1697)
评论(1)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OS/Linux/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