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g in Blog

           一些技术文章 & 一些生活杂碎
声声慢①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悽悽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侯,② 
最难将息。③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④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⑤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次地,⑥ 
怎一个愁字了得!⑦ 

【作者】 
 1084-?,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幼有才藻,十八岁适金石家赵
 明诚,夫妇感情甚笃。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在 
 孤寂中度过晚年。她工诗能文,诗尤为宋代大家,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后期 
 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风格顿变。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 
 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有《漱 
 玉词》。 
【注释】 
 ①此调原名《胜胜慢》,后蒋捷用此调咏秋声, 全词都以“声”字押韵, 因 
 改称《声声慢》。上下阕,九十九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②乍暖还寒:时 
 而暖和,时而寒冷。 ③将息:养息,保养。 ④谁:何,承上文指花。有谁 
 堪摘:犹言无甚可摘。一说:有谁堪与共摘。 ⑤怎生得黑:看样才能捱到天 
 黑。 ⑥这次地:这光景,这情形。 ⑦了得:怎得包含得了。 
【品评】 
   此词亦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 
 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深广 
 与厚重。开头连用十四个叠字,细致地描绘了她痛定思痛时“忧从中来,不可 
 断绝”的心理过程。“寻寻觅觅”,包括寻思失坠的记忆,追念如烟的往事。 
 这种寻觅,只能使她更感到现实景况的孤苦。于是,“冷冷清清”,先感于外;
 “恝悽惨惨戚戚”,后感于内,如此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但全词除结句一语 
 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
 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 
 满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 
 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生活给予她精神的压力这般深重,难怪她说不 
 是一个“愁”字所能包容得了的。在艺术上,此词颇多独到之处。前人一致赞 
 赏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么多的叠字,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后来有不少 
 词曲仿效这种写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胜而又自然生动。“守着窗儿” , 
 “独自怎生得黑”等语,几乎纯属白话,写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却典型 
 地表现了作者晚年孤独无依的生活境遇。词调取名《声声慢》,声调上也因此 
 特别讲究,用了不少双声叠韵字,如将息,伤心,黄花,憔悴,更兼,黄昏, 
 点滴,都是双声;冷清,暖还寒,盏淡,得黑,都是叠韵。李清照作词主张分 
 辨五音,此词用齿音、舌音特别多:齿音四十一字,舌音十六字,共计五十七 
 字,占全词一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齿两声交加重叠,看来是特意 
 用啮齿丁宁的口吻,来表达忧郁惝恍的心情。这些,都是经过惨淡经营的,却 
 绝无雕琢的痕迹,同时,用心细腻而笔致奇横,使人不能不赞叹其艺术手腕的 
 高明。
posted on 2005-11-07 21:31 Sung 阅读(360)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唐诗宋词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