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blogs.com/linzheng/archive/2011/01/23/1942328.html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socketftp/
一,网络编程中两个主要的问题
一个是如何准确的定位网络上一台或多台主机,另一个就是找到主机后如何可靠高效的进行数据传输。
在TCP/IP协议中IP层主要负责网络主机的定位,数据传输的路由,由IP地址可以唯一地确定Internet上的一台主机。
而TCP层则提供面向应用的可靠(tcp)的或非可靠(UDP)的数据传输机制,这是网络编程的主要对象,一般不需要关心IP层是如何处理数据的。
目前较为流行的网络编程模型是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即通信双方一方作为服务器等待客户提出请求并予以响应。客户则在需要服务时向服务器提 出申请。服务器一般作为守护进程始终运行,监听网络端口,一旦有客户请求,就会启动一个服务进程来响应该客户,同时自己继续监听服务端口,使后来的客户也 能及时得到服务。
二,两类传输协议:TCP;UDP
TCP是Tranfer Control Protocol的 简称,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保证可靠传输的协议。通过TCP协议传输,得到的是一个顺序的无差错的数据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成对的两个socket之间必须建 立连接,以便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通信,当一个socket(通常都是server socket)等待建立连接时,另一个socket可以要求进行连接,一旦这两个socket连接起来,它们就可以进行双向数据传输,双方都可以进行发送 或接收操作。
UDP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每个数据报都是一个独立的信息,包括完整的源地址或目的地址,它在网络上以任何可能的路径传往目的地,因此能否到达目的地,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以及内容的正确性都是不能被保证的。
比较:
UDP:1,每个数据报中都给出了完整的地址信息,因此无需要建立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连接。
2,UDP传输数据时是有大小限制的,每个被传输的数据报必须限定在64KB之内。
3,UDP是一个不可靠的协议,发送方所发送的数据报并不一定以相同的次序到达接收方
TCP:1,面向连接的协议,在socket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必然要建立连接,所以在TCP中需要连接
时间。
2,TCP传输数据大小限制,一旦连接建立起来,双方的socket就可以按统一的格式传输大的
数据。
3,TCP是一个可靠的协议,它确保接收方完全正确地获取发送方所发送的全部数据。
应用:
1,TCP在网络通信上有极强的生命力,例如远程连接(Telnet)和文件传输(FTP)都需要不定长度的数据被可靠地传输。但是可靠的传输是要付出代价的,对数据内容正确性的检验必然占用计算机的处理时间和网络的带宽,因此TCP传输的效率不如UDP高。
2,UDP操作简单,而且仅需要较少的监护,因此通常用于局域网高可靠性的分散系统中client/server应用程序。例如视频会议系统,并不要求音频视频数据绝对的正确,只要保证连贯性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显然使用UDP会更合理一些。
三,基于Socket的java网络编程
1,什么是Socket
网络上的两个程序通过一个双向的通讯连接实现数据的交换,这个双向链路的一端称为一个Socket。Socket通常用来实现客户方和服务方的连接。Socket是TCP/IP协议的一个十分流行的编程界面,一个Socket由一个IP地址和一个端口号唯一确定。
但是,Socket所支持的协议种类也不光TCP/IP一种,因此两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在Java环境下,Socket编程主要是指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编程。
2,Socket通讯的过程
Server端Listen(监听)某个端口是否有连接请求,Client端向Server 端发出Connect(连接)请求,Server端向Client端发回Accept(接受)消息。一个连接就建立起来了。Server端和Client 端都可以通过Send,Write等方法与对方通信。
对于一个功能齐全的Socket,都要包含以下基本结构,其工作过程包含以下四个基本的步骤:
(1) 创建Socket;
(2) 打开连接到Socket的输入/出流;
(3) 按照一定的协议对Socket进行读/写操作;
(4) 关闭Socket.(在实际应用中,并未使用到显示的close,虽然很多文章都推荐如此,不过在我的程序中,可能因为程序本身比较简单,要求不高,所以并未造成什么影响。)
3,创建Socket
创建Socket
java在包java.net中提供了两个类Socket和ServerSocket,分别用来表示双向连接的客户端和服务端。这是两个封装得非常好的类,使用很方便。其构造方法如下: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boolean stream);
Socket(String host, int prot);
Socket(String host, int prot, boolean stream);
Socket(SocketImpl impl)
Socket(String host, int port, InetAddress localAddr, int localPort)
Socket(InetAddress address, int port, InetAddress localAddr, int localPort)
ServerSocket(int port);
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ServerSocket(int port, int backlog, InetAddress bindAddr)
其中address、host和port分别是双向连接中另一方的IP地址、主机名和端 口号,stream指明socket是流socket还是数据报socket,localPort表示本地主机的端口号,localAddr和 bindAddr是本地机器的地址(ServerSocket的主机地址),impl是socket的父类,既可以用来创建serverSocket又可 以用来创建Socket。count则表示服务端所能支持的最大连接数。例如:学习视频网 http://www.xxspw.com
Socket client = new Socket("127.0.01.", 80);
ServerSocket server = new ServerSocket(80);
注意,在选择端口时,必须小心。每一个端口提供一种特定的服务,只有给出正确的端口,才 能获得相应的服务。0~1023的端口号为系统所保留,例如http服务的端口号为80,telnet服务的端口号为21,ftp服务的端口号为23, 所以我们在选择端口号时,最好选择一个大于1023的数以防止发生冲突。
在创建socket时如果发生错误,将产生IOException,在程序中必须对之作出处理。所以在创建Socket或ServerSocket是必须捕获或抛出例外。
4,简单的Client/Server程序
1. 客户端程序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public class Talk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Socket socket=new Socket("127.0.0.1",4700);
//向本机的4700端口发出客户请求
BufferedReader s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由系统标准输入设备构造BufferedReader对象
PrintWriter os=new Print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出流,并构造PrintWriter对象
BufferedReader is=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入流,并构造相应的BufferedReader对象
String readline;
read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while(!readline.equals("bye")){
//若从标准输入读入的字符串为 "bye"则停止循环
os.println(readline);
//将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的字符串输出到Server
os.flush();
//刷新输出流,使Server马上收到该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Client:"+readline);
//在系统标准输出上打印读入的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erver:"+is.readLine());
//从Server读入一字符串,并打印到标准输出上
read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 //继续循环
os.close(); //关闭Socket输出流
is.close(); //关闭Socket输入流
socket.close(); //关闭Socket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rror"+e); //出错,则打印出错信息
}
}
}
2. 服务器端程序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net.*;
import java.applet.Applet;
public class TalkServ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ServerSocket server=null;
try{
server=new ServerSocket(4700);
//创建一个ServerSocket在端口4700监听客户请求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can not listen to:"+e);
//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Socket socket=null;
try{
socket=server.accept();
//使用accept()阻塞等待客户请求,有客户
//请求到来则产生一个Socket对象,并继续执行
}catch(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rror."+e);
//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String line;
BufferedReader is=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ocket.getIn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入流,并构造相应的BufferedReader对象
PrintWriter os=newPrintWriter(socket.getOutputStream());
//由Socket对象得到输出流,并构造PrintWriter对象
BufferedReader sin=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由系统标准输入设备构造BufferedReader对象
System.out.println("Client:"+is.readLine());
//在标准输出上打印从客户端读入的字符串
line=sin.readLine();
//从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while(!line.equals("bye")){
//如果该字符串为 "bye",则停止循环
os.println(line);
//向客户端输出该字符串
os.flush();
//刷新输出流,使Client马上收到该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Server:"+line);
//在系统标准输出上打印读入的字符串
System.out.println("Client:"+is.readLine());
//从Client读入一字符串,并打印到标准输出上
line=sin.readLine();
//从系统标准输入读入一字符串
} //继续循环
os.close(); //关闭Socket输出流
is.close(); //关闭Socket输入流
socket.close(); //关闭Socket
server.close(); //关闭ServerSocket
}catch(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Error:"+e);
//出错,打印出错信息
}
}
}
5,支持多客户的client/server程序
前面的Client/Server程序只能实现Server和一个客户的对话。在实际应用 中,往往是在服务器上运行一个永久的程序,它可以接收来自其他多个客户端的请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为了实现在服务器方给多个客户提供服务的功能,需要对上 面的程序进行改造,利用多线程实现多客户机制。服务器总是在指定的端口上监听是否有客户请求,一旦监听到客户请求,服务器就会启动一个专门的服务线程来响 应该客户的请求,而服务器本身在启动完线程之后马上又进入监听状态,等待下一个客户的到来。
http://greemranqq.iteye.com/blog/1774258
http://www.cnblogs.com/-lpf/p/4317281.html
我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要改动JAVA/JSP 文件,但是又不想从新启动服务器(服务器从新启动花时间),想直接获得(debug)结果.有两种方式热部署 和热加载:
1.热加载:在server.xml -> context 属性中 设置 reloadable="true"
Java代码
- <Context docBase="xxx" path="/xxx" reloadable="true"/>
2. 热部署:在server.xml -> context 属性中 设置 autoDeploy="true"
Java代码
- <Context docBase="xxx" path="/xxx" autoDeploy="true"/>
3.区别:
热加载:服务器会监听 class 文件改变,局部进行加载,不清空session ,不释放内存。开发中用的多,但是要考虑内存溢出的情况。
热部署: 整个项目从新部署,包括你从新打上.war 文件。 会清空session ,释放内存。项目打包的时候用的多。
也可以通过Eclipse上设置实现上述配置文件的修改
Eclipse的工程名右键: properties->Tomcat->General->Make this context as reloadable(reloadable="true")不要选中 Eclipse的工程名右键:Tomcat project->Update Context Definition
注意:source 属性有些版本不支持,容易出错,去掉就行
二。
不重启Tomcat有两种方式:热部署、热加载
热部署:容器状况在运行时重新部署整个项目。这类环境下一般整个内存会清空,重新加载,这类方式
有可能会造成sessin丢失等环境。tomcat 6确实可以热部署了,而且对话也没丢.
热加载:最好是在调试过程中使用,免患上整个项目加载,Debug标准样式支持热加载。容器状况在运行时重
新加载转变编译后的类。在这类环境下内存不会清空,sessin不会丢失,但容易造成内存溢出,或者找不到方
法。一般转变类的布局和模型就会有异常,在已经有的变量和方法中转变是不会出问题的(Eclipse、
MyEclipse8、JBuilder、IntelliJ IDEA…)。
常用的一定第二种:热加载了,设置如下!
在tomcat的conf中的server.xml中的host设置中添加<Context path="/test"
docBase="D:/develop/test"
debug="0" privileged="true" reloadable="true"/>
reloadable="true" !最重要
它内里有很多属性,意义如下:
1>path:指定拜候该web应用的URL进口;
2>docBase:指定web应用的文件路径,可以给定绝对路径,也可以给定相对于<Host>的appBase属性【默认
指向tomcat的webapps】的相对于径;要是Web应用是个war文件,则指定war文件的路径。
3>className:指定使成为事实Context组件的Java类的名字,这个Java类必须使成为事实org.apache.catalina.Context
接口,该属性的默认值为org.apache.catalina.StandardContext。
4>reloadable:要是这个属性设置为true,Tomcat服务器在运行状况下会监视在WEB-INF/classess和WEB-
INF/lib目次下的class文件的改动,以及监视web应用的WEB-INF/web.xml文件的改动。要是检测到的class
文件或者web.xml文件被更新,服务器会自动加载Web应用。该属性的默认值为false.在web应用的开发和调
试阶段,把reloadable设为true,可以方便对web应用的调试。在web应用正式发布阶段,把reloadable设为
false,可以减低tomcat的运行负荷,提高Tomcat的运行性能。
5>cachingAllowed:要是为true,标示允许启用静态资源的缓存。使用缓存能提高拜候静态资源的效率。
tomcat把那一些时常被客户端拜候的静态资源(如:HTML文档、图片文件和声响文件等)放在缓存中,当客户再
次拜候有关静态资源时,Tomcat只需直接从缓存中读取相关数据,无须反复读取文件系统中的文件。该属
性的默认值为true.
6>cacheMaxSize:设定静态资源的缓存的最大容量,以K为单元。要是,要是该属性为100,表示100K,默认
为10240(即10M)。
7>workDir:指定web应用的工作目次。Tomcat在运行时会把与这个web应用相关的临应试文章件放在此目次下。
8>uppackWar:要是此项设为true,表示将把web应用的war文件睁开为开放目次布局后再运行。要是设为
false,则直接运行war文件。该属性的默认值为true。
同志们,使用tomcat6.0的注意了啊。当你使用我的方法设置tomcat后,你的myeclipse报如下错误时,不要惊慌,这是正确的,且听我解释。
console报错:
警告: [SetPropertiesRule]{Server/Service/Engine/Host/Context} Setting property ' debug' to '0' did not find a matching property. 这是由于你使用的是tomcat6.0,由于它路程经过过程其他途径对debug="0"这个属性进行了使成为事实,所以这搭不能再有此属性。你只要将它去掉,就能够没事了启动了。 也就是说去掉debug="0“,万事OK,呵呵。
(转)
-------------------------------------------------------------
针对需要重新启动tomcat的服务,重新启动方式为:
安装版:tomcat/bin/shotdown.bat 关闭tomcat服务
tomcat/bin/startup.bat 开启tomcat服务
或者-->我的电脑-->管理-->服务和应用程序/服务-->找到Apache Tomcat重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c9872d00102w00y.html
Apache与Tomcat整合应用是一个老话题,不算新技能,但对非运维人员在配置过程中或许也会遇到一些问题。这里只是把自己多回配置的过程做一个摘录,供自己翻阅并望对过路的人有用。
Apache是当下在Windows、Unix、Linux 等操作系统中最流行的Web服务器软件之一,其反应速度快、运行效率高,不仅支持HTML等静态页面,在加载插件后也可支持 PHP 页面等。Tomcat是Apache软件基金协会与Sun公司联合开发的Web服务器,除支持HTML静态页面外,还是JSP、Servlet等JAVA WEB应用的服务器。在相同运行环境下,Tomcat对静态页面的反应速度没有Apache灵敏,整合 Apache与Tomcat能使系统运行于一个良好环境下,实现JAVA的动态与静态页面分离,不仅让系统更安全,同时也可提高系统效率。
一、JAVA应用基础架构
通用的JAVA应用架构如下,包括WEB Server、APP Server和DB Server三个部分:
1、WEB Server
WEB Server置于企业防火墙外,这个防火墙也可以认为是一个CISCO路由器,在CISCO路由器上开放两个端口为:80和443,其中:
80端口:用于正常的http访问
443端口:用于https访问,即如果你在ie里打入https://xxx.xxx.xx这样的地址,默认走的是443这个端口
WebServer专门用于解析HTML、JS(JavaScript)、CSS、JPG/GIF等图片格式文件、TXT、VBSCRIPT、PHP等“静态”网页内容。
2、APP Server
APP Server置于企业防火墙内,它和Web Server之间的连接必须且一定为内部IP连接。App Server用于解析我们的任何需要Java编译器才能解析的“动态”网页,其实App Server本身也能解析任何静态网页的。在应用中我们这样来想一下:我们让负责专门解析静态网页的Web Server来解析html等内容,而让App Server专门用于解析任何需要Java编译器才能解析的东西,让它们各司其职。这样作的好处:
1)为App Server“减压”,同时也提高了性能;
2)不用再把8080这个端口暴露在internet上,也很安全,毕竟我们的App Server上是有我们的代码的,就算是编译过的代码也容易被“反编译”,这是很不安全的;
3)为将来进一步的“集群扩展”打好了基础。
3、DB Server
比方说我们用MySQL,它需要通过3306与App Server进行连接,那么这个1521我们称为数据库连接端口,如果把它暴露在Internet上就比较危险,就算密码很复杂,但 对于高明的黑客来说,要攻破你的口令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而己。因此我们把我们的DB Server也和App Server一样,置于内网的防火墙,任何的DB连接与管理只能通过内网来访问。
二、系统安装与配置
系统安装包括MySQL的安装,WEB Server即Apache的安装,App Server即Tomcat的安装。关于这三个系统安装网上相关的文档很多,此处略去。以下主要摘录需要重点配置的内容。
1、Apache的配置
做技术的人应该都会Apache的基础配置,如果不会确实需要学一学。
Apache的配置主要集中在httpd.conf文件中,它位于Apache的安装目录下,比如我的是在“C:\webserver\apache\apache22\conf”目录下。用Ultraedit或Notepad++编辑器打开文件,通常需要修改的内容包括ServerName、DocumentRoot、VirtualHost内容等。此处我修改的内容包括:
1)DocumentRoot原目录为C:/webserver/apache/apache22/htdocs,修改为D:/WWW/apache/htdocs,将网站发布路径与Apache安装路径分开;
2)找到如下红色标示内容: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deny,allow
deny from all
把这个”deny from all”改成”allow fromall’。
Options FollowSymLinks
AllowOverride None
Order deny,allow
allow from all
以免访问Apache根目录下的文件时出现以下错误提示:
3)再找到下面这样的行
Options FollowSymLinks indexes
把它注掉改成下面这样
#Options FollowSymLinks indexes
Options None
以免在访问Apache目录时出现直接列表显示子目录或目录下文件的不安全情况,如下图样子:
以上配置修改完成后重启Apache服务,保证要能正常运行。
三、Apache与Tomcat的整合配置
Apache(Web Server)负责处理HTML静态内容,Tomcat(App Server)负责处理动态内容;原理图如下:
上述架构的原理是: 在Apache中装载一个模块,这个模块叫mod_jk; Apache通过80端口负责解析任何静态web内容; 任何不能解析的内容,用表达式告诉mod_jk,让mod_jk派发给相关的App Server去解释。
因此,首先把 mod_jk-1.2.31-httpd-2.2.3(可从网上搜索下载该模块,如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shangkaikuo/4494837)拷贝到 "/Apache2.2/modules" 目录下。接下来:
1、添加workers.properties文件
在 “/Tomcat 8.0/conf ” 文件夹下(也可以是其它目录下)增加 workers.properties 文件,输入以下内容。(将其中相应目录替换成自己本地tomcat或jre安装目录)
#让mod_jk模块认识Tomcat
workers.tomcat_home=d:/webserver/tomcat/tomcat8
#让mod_jk模块认识JRE
workers.java_home=C:/java/jdk1.8.0_45/jre
#指定文件路径分割符
ps=/
##
#工作端口,此端口应该与server.xml中Connector元素的AJP/1.3协议所使用的端口相匹配
worker.list=AJP13
worker.AJP13.port=8009
#Tomcat服务器的地址
worker.AJP13.host=localhost
#类型
worker.AJP13.type=ajp13
#负载平衡因数
worker.AJP13.lbfactor=1
**注意:worker.list=AJP13中,AJP13为自定义名称,但此名称必须与下文所述的 “/Apache 2.2/conf/httpd.conf ” 文件中,JkMount指令对应的名称相匹配。
2、httpd.conf文件中添加配置内容
加入workers.properties文件后,可修改 “/Apache 2.2/conf/httpd.conf ” 文件,加入以下配置,注意JkMount指令中的变量必须与worker.list所配置的名称相同。
# 此处mod_jk-1.2.31-httpd-2.2.3文件为你下载的文件
LoadModule jk_module modules/mod_jk-1.2.31-httpd-2.2.3.so
# 指定tomcat监听配置文件地址
JkWorkersFile "C:/webserver/tomcat/tomcat8/conf/workers.properties"
#JkWorkersFile "C:/webserver/apache/apache22/conf/workers.properties"
# 指定日志存放位置
JkLogFile "C:/webserver/tomcat/tomcat8/logs/mod_jk2.log"
JkLogLevel info
-virtualhost *-
ServerName localhost
DocumentRoot "C:/webserver/tomcat/tomcat8/webapps"
Directory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jsp index.action
ErrorLog logs/shsc-error_log.txt
CustomLog logs/shsc-access_log.txt common
JkMount /*WEB-INF AJP13
JkMount /*j_spring_security_check AJP13
JkMount /*.action AJP13
JkMount /servlet/* AJP13
JkMount /*.jsp AJP13
JkMount /*.do AJP13
JkMount /*.action AJP13
-/virtualhost-
上述配置中的红色内容是为了告诉Apache哪些交给Tomcat去处理,其它的都交由Apache自身去处理。
其中绿色的两句比较关键,分别告诉:Apache载入一个额外的插件,用于连接tomcat; 连接时的配置参数描述位于Tomcat安装目录的/conf目录下的一个叫workers.properties文件中,mod_jk一般使用ajp13协议连接,使用的是tomcat的8009端口。
完成以上配置后,重启 Apache、Tomcat。此时Apache、Tomcat的默认目录为 "C:/Program Files/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Tomcat 7.0/webapps ”,Apache使用默认的80端口、Tomcat端口改成1080或其它非8080默认端口(修改是为了安全,也可以不用修改)。在Tomcat默认目录下添加test目录,在该目录下加入index.jsp页面,然后通过http://localhost/test/index.jsp试试是否可以正常访问,如页面可正常访问,证明整合配置已经成功。
至此,似乎整个配置工作已经完成,但是如果你想试着把静态的HTML页面放到Apache的htdocs发布目录下,把JSP等动态内容放到Tomcat的webapps目录下(该目录下不存放*.html文件),然后通过http://localhost/index.html想访问Apache目录下的内容,你会发现404之类的不能访问的错误。如何解决,这里暂时卖个关子.......如果你能看出问题,能容易解决掉,就诚挚为你点个赞!
http://www.jfox.info/guan-yu-Tomcat-he-Tomcat-de-mian-shi-wen-ti
http://www.jfox.info/guan-yu-Tomcat-he-Tomcat-de-mian-shi-wen-ti
关于Tomcat和Tomcat的面试问题
一、Tomcat的缺省是多少,怎么修改
Tomcat的缺省端口号是8080.
修改Tomcat端口号:
1.找到Tomcat目录下的conf文件夹
2.进入conf文件夹里面找到server.xml文件
3.打开server.xml文件
4.在server.xml文件里面找到下列信息
maxThreads=”150″ minSpareThreads=”25″ maxSpareThreads=”75″
enableLookups=”false” redirectPort=”8443″ acceptCount=”100″
connectionTimeout=”20000″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 />
5.把port=”8080″改成port=”8888″,并且保存
6.启动Tomcat,并且在IE浏览器里面的地址栏输入http://127.0.0.1:8888/
7、tomcat默认采用的BIO模型,在几百并发下性能会有很严重的下降。tomcat自带还有NIO的模型,另外也可以调用APR的库来实现操作系统级别控制。
NIO模型是内置的,调用很方便,只需要将上面配置文件中protocol修改成 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重启即可生效。如下面的参数配置,默认的是HTTP/1.1。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redirectPort=”8443″
maxThreads=”500″
minSpareThreads=”20″
acceptCount=”100″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
enableLookups=”false”
URIEncoding=”UTF-8″ />
二、tomcat 如何优化?
1、优化连接配置.这里以tomcat7的参数配置为例,需要修改conf/server.xml文件,修改连接数,关闭客户端dns查询。
参数解释:
URIEncoding=”UTF-8″ :使得tomcat可以解析含有中文名的文件的url,真方便,不像apache里还有搞个mod_encoding,还要手工编译
maxSpareThreads : 如果空闲状态的线程数多于设置的数目,则将这些线程中止,减少这个池中的线程总数。
minSpareThreads : 最小备用线程数,tomcat启动时的初始化的线程数。
enableLookups : 这个功效和Apache中的HostnameLookups一样,设为关闭。
connectionTimeout : connectionTimeout为网络连接超时时间毫秒数。
maxThreads : maxThreads Tomcat使用线程来处理接收的每个请求。这个值表示Tomcat可创建的最大的线程数,即最大并发数。
acceptCount : acceptCount是当线程数达到maxThreads后,后续请求会被放入一个等待队列,这个acceptCount是这个队列的大小,如果这个队列也满了,就直接refuse connection
maxProcessors与minProcessors : 在 Java中线程是程序运行时的路径,是在一个程序中与其它控制线程无关的、能够独立运行的代码段。它们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多线程帮助程序员写出CPU最 大利用率的高效程序,使空闲时间保持最低,从而接受更多的请求。
通常Windows是1000个左右,Linux是2000个左右。
useURIValidationHack:
我们来看一下tomcat中的一段源码:
【security】
if (connector.getUseURIValidationHack()) {
String uri = validate(request.getRequestURI());
if (uri == null) {
res.setStatus(400);
res.setMessage(“Invalid URI”);
throw new IOException(“Invalid URI”);
} else {
req.requestURI().setString(uri);
// Redoing the URI decoding
req.decodedURI().duplicate(req.requestURI());
req.getURLDecoder().convert(req.decodedURI(), true);
可以看到如果把useURIValidationHack设成”false”,可以减少它对一些url的不必要的检查从而减省开销。
enableLookups=”false” : 为了消除DNS查询对性能的影响我们可以关闭DNS查询,方式是修改server.xml文件中的enableLookups参数值。
disableUploadTimeout :类似于Apache中的keeyalive一样
给Tomcat配置gzip压缩(HTTP压缩)功能
compression=”on” compressionMinSize=”2048″
compressableMimeType=”text/html,text/xml,text/javascript,text/css,text/plain”
HTTP 压缩可以大大提高浏览网站的速度,它的原理是,在客户端请求网页后,从服务器端将网页文件压缩,再下载到客户端,由客户端的浏览器负责解压缩并浏览。相对于普通的浏览过程HTML,CSS,Javascript , Text ,它可以节省40%左右的流量。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对动态生成的,包括CGI、PHP , JSP , ASP , Servlet,SHTML等输出的网页也能进行压缩,压缩效率惊人。
1)compression=”on” 打开压缩功能
2)compressionMinSize=”2048″ 启用压缩的输出内容大小,这里面默认为2KB
3)noCompressionUserAgents=”gozilla, traviata” 对于以下的浏览器,不启用压缩
4)compressableMimeType=”text/html,text/xml” 压缩类型
最后不要忘了把8443端口的地方也加上同样的配置,因为如果我们走https协议的话,我们将会用到8443端口这个段的配置,对吧?
<!–enable tomcat ssl–>
<Connector port=”8443″ protocol=”HTTP/1.1″
URIEncoding=”UTF-8″ minSpareThreads=”25″ maxSpareThreads=”75″
enableLookups=”false” disableUploadTimeout=”true” connectionTimeout=”20000″
acceptCount=”300″ maxThreads=”300″ maxProcessors=”1000″ minProcessors=”5″
useURIValidationHack=”false”
compression=”on” compressionMinSize=”2048″
compressableMimeType=”text/html,text/xml,text/javascript,text/css,text/plain”
SSLEnabled=”true”
scheme=”https” secure=”true”
clientAuth=”false” sslProtocol=”TLS”
keystoreFile=”d:/tomcat2/conf/shnlap93.jks” keystorePass=”aaaaaa”
/>
好了,所有的Tomcat优化的地方都加上了。
2、优化JDK
Tomcat默认可以使用的内存为128MB,Windows下,在文件{tomcat_home}/bin/catalina.bat,Unix下,在文件$CATALINA_HOME/bin/catalina.sh的前面,增加如下设置:
JAVA_OPTS=”‘$JAVA_OPTS” -Xms[初始化内存大小] -Xmx[可以使用的最大内存]
或
设置环境变量:export JAVA_OPTS=””$JAVA_OPTS” -Xms[初始化内存大小] -Xmx[可以使用的最大内存]”
一般说来,你应该使用物理内存的 80% 作为堆大小。如果本机上有Apache服务器,可以先折算Apache需要的内存,然后修改堆大小。建议设置为70%;建议设置[[初始化内存大小]等于[可以使用的最大内存],这样可以减少平凡分配堆而降低性能。
本例使用加入环境变量的方式:
# vi /etc/profile
加入:export JAVA_OPTS=””$JAVA_OPTS” -Xms700 —Xmx700
# source /etc/profile
【参数说明】
-Xms 是指设定程序启动时占用内存大小。一般来讲,大点,程序会启动的 快一点,但是也可能会导致机器暂时间变慢。
-Xmx 是指设定程序运行期间最大可占用的内存大小。如果程序运行需要占 用更多的内存,超出了这个设置值,就会抛出OutOfMemory 异常。
-Xss 是指设定每个线程的堆栈大小。这个就要依据你的程序,看一个线程 大约需要占用多少内存,可能会有多少线程同时运行等。
-XX:PermSize设置非堆内存初始值,默认是物理内存的1/64 。
-XX:MaxPermSize设置最大非堆内存的大小,默认是物理内存的1/4。
三、tomcat 有那几种Connector 运行模式?
tomcat的运行模式有3种.修改他们的运行模式.3种模式的运行是否成功,可以看他的启动控制台,或者启动日志.或者登录他们的默认页面http://localhost:8080/查看其中的服务器状态。
1)bio
默认的模式,性能非常低下,没有经过任何优化处理和支持.
2)nio
利用java的异步io护理技术,no blocking IO技术.
想运行在该模式下,直接修改server.xml里的Connector节点,修改protocol为
<Connector port=”80″ protocol=”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NioProtocol”
connectionTimeout=”20000″
URIEncoding=”UTF-8″
useBodyEncodingForURI=”true”
enableLookups=”false”
redirectPort=”8443″ />
启动后,就可以生效。
3)apr
安装起来最困难,但是从操作系统级别来解决异步的IO问题,大幅度的提高性能.
必须要安装apr和native,直接启动就支持apr。下面的修改纯属多余,仅供大家扩充知识,但仍然需要安装apr和native
如nio修改模式,修改protocol为org.apache.coyote.http11.Http11AprProtoc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