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背景音
马克斯·韦伯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祛魅的世界,是一切神秘事件都能够被理性所解释的世界。我曾经有幸亲身品味了一次祛魅的体验:当我早晨与那位心仪的女孩第一次见面时,两人竟哼唱着同一首歌,甚至同时唱出了同一句词。遗憾的是,这个神秘的浪漫瞬间,最终被证明仅仅是因为我们恰好在路上听到了同一个广播节目而已。那个广
播节目的内容压根没有在记忆里留下任何痕迹,而那首作为背景音的歌曲,却伴随了我们一路。
卡罗瑟斯曾不断重申:耳朵的世界是一个热烈的世界,听觉随时准备着接收一切信息;而眼睛的世界则是一个冷漠的世界,视觉总是审视、挑选着想要观察的客体。于是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何语词的所指很容易遭到理性的过滤,而背景音却能作为听觉的暗示畅行无阻。饶有兴味的是,在通常所说的“技术书籍”中,如果稍加留意,我们也不难听到一些作者故意安插其间的背景音。这些若有若无的小音节,加在一起就汇成了一支旋律——那往往正是作者为一部作品所谱写的主旋律。
Martin Fowler就是深谙个中三昧的一位传播大师。翻开他的扛鼎之作《重构》(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中译本),超过60%的篇幅是“重构名录”,其中逐一介绍了72个重构手法的来龙去脉。不少读者甚至抱怨这部分的描写太过详尽,没必要巨细靡遗地描述每个重构手法的每个步骤。但是,当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是说“读”,而不是“看”——你是否听到一曲敏捷方法的赞歌?没错,第2章“重构原则”和第4章“建立测试体系”是它气势恢弘的开篇,第13章“重构,复用,与现实”和第15章“集成”是它荡气回肠的终章,但它的主旋律却恰好散布在占据了全书60%篇幅的“重构名录”中。当你一遍遍地轻声读着“编译、测试”时,当你一遍遍地提醒自己“小步前进”、“两顶帽子”时,或许你忙碌的大脑仍然很难记住Move Method的具体步骤,但这些念诵百遍的词汇却如同一个个带有魔力的音符,它们组成的背景音早已在你的脑海里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