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酝酿了快一年了,虽然经史读的不少,但是真要写考据文章还远远不够.写代码的时候,能弄出来个结果就算完成了,作文章可是要字字推敲,寻根考据,不是一般的累.不过这么豆腐干大小的文章,我都能憋个一年半载,这个连我自己都很难相信,真的。
尽管历朝史官们的笔锋辛狠毒辣,锐如刀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抬高男性功绩,诋毁女性地位.祸事能推的,都往后妃身上推。那些帝王将相们造出一个词叫 祸水.第一个祸水便是赵飞燕,后来还有小怜,小周后,她们伴随着一位位末代后主一起,埋葬了各自的王朝。令后世的士大夫们对高纬、李煜之流唏嘘不已。但是最令后人痛心的,莫过于唐玄宗的先明后暗。自唐安史之乱(公元755-762)之后,直到明初徐达北伐(公元1367-1369),中国汉族中央政权丧失对幽云十六州及阴山以北大漠的实际统治尽六百余年,这个责任谁来负?可以想象,欧阳修撰文《新唐书》时,斟酌再三,长叹一声:还是让那个上吊的女人来承担这无人敢担下的重责。
既然已经确定了杨贵妃的历史形象,那么作为情敌,江采萍的形象也不难确立。生前起伏的经历,加上生后文人们的大肆炒作,成就了一代梅妃的传奇,直追娥皇、女英。
历史没有假设,但是后人总难免的去假设,如果当年杨玉环没有得宠,是否可以避免开元末年的奸臣当道,以及其后的安史之乱.我认为很遗憾,安史之乱及晚唐的外有藩镇割据,遍地娇兵;内有朋党之争,宦官专政,是自李唐开国立业起便埋下的祸因。下犯上,是唐朝的主旋律。李渊刚反了隋炀帝,李世民就杀了太子李建成,逼走了老爸李渊;武则天掀了李唐,李唐又赶走了武氏后人;安禄山反了李隆基,然后又被他儿子安庆绪干掉;史思明反了主子安庆绪,可还是步了安禄山的后尘,被儿子史朝义所害。至于晚唐,在藩镇割据的局面下,下克上,更是不断上演,直到五代,更是跑马似的换皇帝。这种乱象的原因,表面上和唐朝节度使形式的军政制度有关,更与唐朝处于一个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有关,不可能简单的归结到某一个人来对此负责,也不是由一个人所能改变和挽回的。
经过后人的不断加工,现在的人们已经很难理解李隆基,为啥放着有才有貌的江采萍不爱,偏偏抱着个肥婆不放,连逃命都不肯放手。我要说,别以一般平头老百姓的心态,来揣摩皇帝的审美观。高纬可以为了小怜学狗叫;明宪宗放着后宫佳丽不要,任是跟那个半老徐娘万贵妃爱的死去活来,人家李隆基就是注重一下手感,有啥难以理解的。更何况江采萍甚爱梅花,性格也是冷诺冰霜,正当李隆基无奈之时,热情似火、具有十足女人味的杨贵妃出现了,于是便有了“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所以说啊,性格决定命运。
再写下去就是,就是分析三角关系了,这个我没兴趣。具体的梅妃江采萍生平还请读《梅妃传》,虽然是文言,但是绝对不比《红楼梦》差。(这个好像太太夸张了)
posted on 2009-03-10 21:09
zarra 阅读(239)
评论(1) 编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