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南:
精读一章内容,手工输入一章代码(注1),与书中描述的思想进行印证,实在搞不懂就放过吧。设计模式绝对不会一次就看懂的。
这本书对于理解设计模式很有帮助,就是例子不太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但是坚持下去肯定会搞明白的。
全书精华:
1. Chap12的Ducks,通过一点点重构Ducks程序,将模式一个个加入其中,帮助对模式的深入理解。
2. Chap12的DJView,通过一个完整的MVC程序,将Observer、Strategy、Composite以及Adapter模式用架构层面的设计整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单个模式,还可以理解MVC模式。
尽可能对每个模式写出自己的总结
- Strategy(策略模式):定义一组算法类,用于运行过程中替换算法。
- 封装变化
- 多用组合,少用继承
- 多针对接口编程,少针对实现编程
- Observer(观察者模式):定义一个主题和一组观察者,可以在主题变化时通知订阅了主题的观察者。
- Strategy封装的是函数调用的算法。
- Observer封装的是传递数据的内容。
- 交互对象之间强内聚、松耦合。
- Decorator(装饰模式):本质不变,外面增加一层层装饰。例如:Stream的包装。
- 设计的类,禁止修改,允许扩展。
- 不采用继承的方式来扩展功能。
- Factory(工厂模式):所有的工厂都是用来封装对象的创建。
- Simple Factory(简单工厂):将业务逻辑与对象创建操作分离开。
- Factory Method(工厂方法):把对象的创建工作委托给子类的工厂方法。
- Abstract Factory(抽象工厂):把对象的创建工作委托给实现了接口的工厂方法。
- 依赖于抽象,而不依赖于具体的类。
- Singleton(单例模式):通过禁止其他对象对自己实例化,而改由自己的静态方法对自己实例化,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对象。
- Command(命令模式):解耦调用者与执行者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联系通过命令对象完成,调用者只对调用对象的execute()方法发出请求。
- 改造已有系统接口,使异构系统也可透明地相互调用。
- Adapter(适配器):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另一个接口。例:数据库连接
- Facade(门面模式):将一组接口转换成客户期望的单一接口。例:设备驱动程序
- 最小知识原则:调用其他方法时,涉及的对象越少越好。
- 对象调用自己的方法
- 对象调用作为参数传入的对象的方法
- 对象调用自己的方法创建的对象或实例的方法
- (以上三点强调:不要调用其他方法返回的对象的方法)
- 对象调用自身组件的方法
- Template(模板模式):封装算法,在一个方法中定义一个算法的框架,而将具体的实现委托给子类。框架中调用的方法为钩子,从而超类控制一切,子类实现钩子等待超类调用。
- Collections(集合):
- Iterator(迭代器):遍历集合而无须暴露集合的实现
- Composite(组合模式):可以将对象的集合和单个对象组合在一起。
- 类应该只有一个改变的理由。
- State(状态模式):将状态封闭为对象,将行为封装成方法;新的状态生成新对象,新的行为生成新的方法。
- 行为不变,状态改变用State
- 行为改变,状态不变用Strategy
- Proxy(代理模式):采用创建代理对象的方式控制客户端对具体对象的访问。
- 远程代理管理客户端和远程对象之间的交互;
- 虚拟代理控制实例化开销大的对象;
- 保护代理控制客户端对具体对象的访问。
- Compound(复合模式):MVC-Model,View,Controller
- Model与View之间使用Observer模式。Model是Subject,View是Observer,当Model改变时通知View发生改变。View只从Model中获取数据(例如:调用Model的getXXX()方法),不修改Model的数据(例如:不调用Model的SetXXX()方法),不操作Model的行为(例如:不调用Model的行为方法)。
- Controller与View之间是Strategy模式。View只对Controller的接口编程,不与具体的Controller实现耦合,从而可以面对不同的Controller实现不同的行为。
- View自身使用Composite模式。
- 还可以使用Adapter模式,使已经存在的Controller和View与Model适配。
注:
1. 源代码一定要去下载,书上的代码内容不够
2. 设计模式并不复杂,这23种模式的理解之一就是介绍如何针对接口编程
编程思路的演变:针对函数编程→针对对象编程→针对接口编程